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明朝边境故意养努尔哈赤?是为了钱吗?
努尔哈赤,女真,明朝明朝边境故意养努尔哈赤?是为了钱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同时,忙着打这些战争的明帝国,也不可能把目光投向暗戳戳统一女真的努尔哈赤,因为力有不逮,万历三大征虽然时间点不一致,但却暴露了明帝国的军事力量不衰弱,迁延数年,才堪堪平定。
最后便是努尔哈赤这个人确实是个影帝,他在崛起过程中,一直对明朝“阳顺阴衡”,他麻痹了绝大多数辽东官员,使得明朝官方对他的评价始终是正面的,他合格扮演了一个大明代理人的角色,谦卑、恭顺、乃至于放弃尊严讨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说法不是太全面的学,大明王朝绝对不是在有意在养努尔哈赤,更不是为了钱。因为当时的历史情况下北方女真势力的是在逐步强大,明王朝不是因为钱不去攻打努尔哈赤,而是根本顾及不到这一方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努尔哈赤的一生与李成梁息息相关,而后的壮大,李成梁有养寇自重嫌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要从李成梁将军说起。
李成梁当年去辽东抵御外军,但是一直被动防守不是办法,李成梁发挥自己的能力,一路打一路杀,终于把辽东大部分部落都打服了,基本上也没剩多少人了。但是这其中一个部落叫建州女真,首领是努尔哈赤的外祖父,这么一看李成梁可能是杀了努尔哈赤不少亲戚。
再说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的祖父和李成梁是朋友,小时候努尔哈赤也会来李成梁家里玩,但是老是被李成梁管教。但是管教归管教,努尔哈赤很懂事,老是给李成梁送礼物。李成梁也十分的给面子,平定辽东这么多年,打败了这么多女真的部落,但是从来没有打过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就这样慢慢强大了起来,按说强大了李成梁应该打了,还是不打,好像看不见似的,这一点被人们诟病,也成了李成梁这一辈子的污点。
但是说实话,这不是李成梁故意的,李成梁只是想给大明培养一个可靠的盟友,可惜啊,培养的一匹饿狼,反过来咬了大明。
是李成梁的错误判断导致了后来的战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明军后期也彻底蒙古化了,就是少量精锐玩机动作战,反倒是八旗玩起了正规战,少量家丁加奴隶军户根本打不过野战部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的看法是肯定不是为了钱!网络上的一种盛行说法,认为明朝边境武将故意养寇自重,通过培养努尔哈赤,来达到自我控制部队,提升自我地位说法!但我个人认为这种说法有些片面,边境官员只是执行者,而不是决策者,我更愿意相信,培养努尔哈赤的部落是为了制衡蒙古各部落!通过满蒙矛盾,大明坐收渔翁之利!这有可能是大明王朝的面对国内矛盾,国力不足制定的对外国策!
首先,我们从大明的角度来分析。回到努尔哈赤时代,那时大明朝国内天灾人祸,官员结党营私,政局混乱,百姓生活萧条,而连年打仗大家都明白,费钱,费人,弄不好仗还没打,国内政权就亡了,在那会崇祯是想不到这些事的,作为皇帝而言,既然知道国家不适合长年作战,但不打又不行,你不打人家,人家还想打你!那怎么办呀?崇祯可能通过开会,想到了一种相对好的国策,那么如果必须打仗,那么咱就从怎么少花钱,少死自家兵的角度出发吧!毕竟大家也都知道,崇祯当时处境挺难的,内忧外患,不是被李自成打死就是被努尔哈赤打死,二选一吧,或者被两个一个群殴!大家或许还听过,崇祯打仗缺军费,没钱,当官的也哭穷,后来被李自成占领后,白花花的银子都被用来买命了!唉,崇祯真的难呀!也应了一句话“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崇祯好好劝,没有大臣出钱,李自成刀一拔,一个比一个乖!说到这,真替崇祯悲哀,这不没办法了么!一条对策就出来了,“培养女真和蒙古的矛盾,让他们先打起来,他们不是世仇么,他们打完了,咱大明的外患自然而然就解决了,这是多么完美呀”!于是大家大腿一拍,反正不用出自己的钱,都同意了,就这样弄,然后培养支持努尔哈赤的决策命令就到达了前线!
其次,从努尔哈赤的角度来分析。努尔哈赤在大明,蒙古这三者中最弱小,最开始咋根和其他两家就不是一个重量级!之前两家谁也不把他当会事,心情不好了可能都会过去锤他一顿,努尔哈赤也就这样煎熬着,终于机会来了,这不大明朝的内部出问题了,大明主动示好努尔哈赤,小努呀,你要好好干呀,你看你这黑土地,美宝宝么!好好发展,过几年哥和你一起去锤蒙古,替你报仇去!
上一篇:《寻龙诀》里如果饰演胡八一的陈坤换成黄晓明会有怎样的评价和票房?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