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古人爱写诗,也不缺纸,为何常写于墙壁上?
写在,的人,古人古人爱写诗,也不缺纸,为何常写于墙壁上?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跟卖醉一样,不但胡话多,也爱比手划脚。古时凡是有点才学之人,心气都高,每到一处,都有意无意的跟人在暗地里较着劲,都想一展所学,卖弄一下自己,似有点你不服我,我不服你的意味。一旦表现欲来了,便提笔往墙上泼墨写下自己此时此刻的心情境遇。就如现在的人出去旅游,每到一处,有些人总喜欢在人家树上或竹子上刻“某某到此一游”一样。
正因为这样,许多好诗、好词,才得以传诵至今,流芳百世。倘是将当时瞬间的触景牵情,因景生文的奇思妙想,要等回到自家书斋里才找笔写在纸上或竹简上,却会又是另一种意蕴,也没了那个时候的神韵和豁达的味道了。而有些文人,为抒胸臆,为泄愤瞒,因此而获罪,甚至送命的也不计其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代的题诗墙就是现在的自媒体和朋友圈的前身。诗人将自己的诗作题写在墙上,一是想让更多的人看见,便于传播和交流;二是为了流芳千古;三是起到宣传标语或告示的作用。
如我们熟知的唐朝崔颢的《黄鹤楼》就是题在黄鹤楼的墙壁上的,李白游览黄鹤楼时也曾经动过赋诗一首的想法,但李白看到崔颢这首题在墙壁上的《黄鹤楼》后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故只好作罢。
设想一下,如果崔颢将《黄鹤楼》写在纸上,揣在怀里,放在书房里,如何能能让诗仙李白瞅见呢?如何能让登黄鹤楼的天下文人墨客看见呢?
此时的题诗墙就是一面文化墙,就是诗词的载体,就是古代诗人在文人墨客圈子里交流的“朋友圈和自媒体”。
另外,由于墙壁(包括石壁)的坚固性和耐久性都远胜于纸张,将诗词写在或刻在墙壁上,便于诗词流传得更久,更不容易丢失。现今的文化馆保留的众多的石刻、碑林等便是佐证。
古代文化人将自己的诗词题写在墙壁还有一种考量,即发泄自己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希望借此让更多的人看到自己的不满并引起共鸣。《水浒传》中的宋江宋公明在浔阳楼白墙上题反诗,虽然按照书中的解释是为了日后发迹了,再来看此诗以记今日之苦;但实际上是为了发泄某种不满情绪。此时的这面白墙承担了宣传告示的作用。
总之,古代文人墨客爱写诗,并且喜欢将自己的诗作题写在墙壁上,其目的不外乎是:渴望交流、渴望认可、渴望长久流传……这些想法与当下人们发朋友圈、发自媒体有异曲同工之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多古人喜欢在墙壁上题诗,这种诗就称为“题壁诗”。我们熟知的很多诗都是题壁诗,比如的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林升的《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题壁诗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始于两汉,盛于唐宋。尤其是宋代,题壁之风方兴未艾,比如邮亭、驿墙、寺壁等处都有人喜欢题。这其实就是咱们现在的“涂鸦”。在古代文人生活中,涂鸦俨然成了其生活的一部分。
题壁诗有很多好处,比如容易传播。古代的印刷能力还是有限,很多人的大量诗歌并不能刻印出来,所以,“题壁”就成为一种“发表”诗作的最佳方式。题壁这种行为简单易行,只要把自己的作品写在墙壁上,天南海北的过往行人就可以见而读之,所以很快传播开来。
题壁还衍生出很多典故和佳话,比如诗仙李白,就因为涂鸦题壁,成就了一段姻缘。李白酒醉梁园,诗兴大起,便在墙上写下了著名的《梁园吟》。后来这首诗被他的未来太太看到了,很喜欢,才让人打听作者,然后喜结良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打广告。推销自己和自己的产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人把诗词作品题写于墙上类似于现在的发表文章,咱们不也热衷于各种网上平台发文吗?古人不写在墙上谁知道你的锦绣文章,或者说水平究竟如何?当然他们也可以有诗社、文人骚客聚会时当众发挥。
还有些人墙上题写诗词另有用意,他希望爱慕的人可以看到,例如当年陆游再进沈园之时就触景伤情,他想起了昔日和表妹唐婉的恩恩爱爱,于是在墙上写下了流传千古的《钗头凤》一词,次年春天,唐婉独自游览沈园,不经意间看到了陆游的《钗头凤》,她看到了陆游这词字行间的悔恨和情深意重。
唐婉本身就极有才华,心头不禁泛起千般感触,她随手在陆游《钗头凤》旁边又题了一首《钗头凤》作为附和。唐婉从沈园回家后忧郁难抑,过了不久就在当年冬天病逝,有后人评论正是陆游墙上的《钗头凤》,是它把唐婉逼上了绝路。借今天这墙上题诗的话题,不由想起陆游与唐婉的哀怨爱情故事。
上一篇:26岁男子拔智齿,流血10天后死亡,血里有大量细菌,咋回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