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现存最古老的七言律诗是谁写的?标题叫什么?
律诗,格律,盛唐现存最古老的七言律诗是谁写的?标题叫什么?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七言律诗的兴起,据考证,起源于南北朝,晚于五言律诗。萌芽于齐梁新体诗,定型于初盛唐之间。七言律诗篇幅固定,每首八句,每句七字。押韵严格,讲究平仄,要求对仗。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杜审言、李峤始有成篇,比如沈佺期七言律诗《独不见》:
卢家少妇郁金堂,
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站催木叶,
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
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谓含愁独不见,
更教明月照流黄。
盛唐时期,王维、李白、李颀、岑参、贾至诸人刻意锤练,使七言律诗在体制上达到纯熟。重点是杜甫全面开辟了律诗的境界,他的七言律诗打开了广阔的艺术天地,创作涉及到时事政治、风土人情、文物古迹、身世情怀等,把这一诗体的价值提到了足与古诗、绝句并立相峙的高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七言律诗有一个很长的发展过程,很难讲最早的是那一首,《诗经》中以四言为主,但已出现七言句,东汉张衡第一个进行七言诗尝试,他的《四愁诗》中有:"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路远莫改倚消遥,何为怀忧心烦劳。"魏曹丕《燕歌行》两首对七言诗体做进一步尝试,南北朝时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中有较多七言句,但不是完整的七言诗。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将五言律诗体式更臻完美,并完成了七言诗体式,与五言诗相比,七言律诗尚不完善,数量也不多,全唐诗收沈佺期诗157首,七言律诗只有16首,但这比例在当初诗人中已是极大的了。从初唐到盛唐,七言律诗得到很大开拓,但多是酬应赠答之作,技巧上多是直写平叙,严守七律规则者成就不高,即使李白,写七律也很少,不顾格律束缚的还不錯,受格律约束的写得也平俗,李白诗中七言律诗是薄弱的一环。七律的高峰是杜甫,杜诗1458首,其中七律有151首,数十倍于李白。
在这里应该提一提武则天,武则天之前的唐诗,还是延续了梁陈余风,武则天当政,唐诗开始呈现了新面貌,出现了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沈佺期、宋之问和杜审言等,武则天是提倡七言律诗的,举一例:大周圣历三年,她率群臣游嵩山,於石淙河畔歇息避暑,武后即兴作七律《夏日游石淙》,又命从臣李显、狄仁杰、薛曜等16人奉和,每人写七律一首,然后武后作序,成《夏日游石淙诗并序》,命随臣薛曜书写,让工匠刻于崖壁。薛曜既是官,又是书法家,用笔细劲,结体舒朗,一般认为,宋徽宗书法瘦金体其源头就是学宋曜写的《夏日游石淙诗并序》。
薛曜《夏日游石淙诗并序》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果说七言律诗,则不存在最古老的。律诗形成是一个渐变过程,逐渐的区域成熟。从诗言志,诗逐渐形成一种独立的问题,经过沈约等人归纳四声,并形成对偶的形式。杜审言等初步形成律诗,沈诠期,宋之问对律诗的格式进行完善,逐步律才趋于完整。
唐诗之所以称为诗的巅峰,是因为它对声,音,韵等形成格式,突出了诗的音乐性,具备“吟”的功能。在创作上,重视意像,神意,气势等等的表达手法,更丰富了诗的创作意蕴,让唐诗立于峰巅,至今难以超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三国时曹丕的《燕歌行》。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