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到底该怎么克服?是否需要一生去治疗?
家庭,你的,父母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到底该怎么克服?是否需要一生去治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到底该怎么克服?是否需要一生去治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到底该怎么克服?是否需要一生去治疗?这个问题应从两个方面去谈起。如果是正面带来的别响,我们只要做到是父母给了我们一个家,记住了有家别忘了家有爸和妈,有爸有妈咱才会背家。要感恩父母一生啊!用一生中的心愿感恩我们的父母才行啊,一生也感恩不完的。从负面影响带来的影响,其实至始至终的都在压抑在我们的心里,也始终在脑海里挥之不去,怎么办呢?你只有狠下心来洗心革面,就当作事情沒有出现过,也没有发生过,过去的事情就让他过去吧!不要耿耿入怀。没完没了的拆磨自己,其实任何一件事情都是你过度的计较,过分的纠结,又过度的左思右想去迷茫入自己。一经反了错,知道错了和受伤害了,一经是这样了,你又能怎样呢?这种方式只能是自己折磨自己,自己残害自己,份害的始终是被害者。放下吧,只有放下你才能象从前的你,只有放下你才能活出一个自己来,抖抖精神振作起来,迎接每天初升的太阳,给自己一个微笑吧!你的解药是你自己,多到外界入人谈笑风生,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生活会更有意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人说,幸福的童年治愈人的一生,不幸的童年被治愈一生。
这样的说法,我不能认同。
童年不是人生的魔鬼!
原生家庭更不是童年的诅咒!
你今天焦虑了,就是原生家庭惹的祸?
你今天抑郁了,就是原生家庭惹的祸?
你今天婚姻不幸福,就是原生家庭惹的祸?
你今天失业了,就是原生家庭惹的祸?
你今天吸毒了,就是原生家庭惹的祸?
你今天不幸福了,就是原生家庭惹的祸……
原生家庭是谁?——是你的爸爸妈妈。
你把今天所有的不幸,怪罪父母?情何以堪?天理何在?
羊有跪乳之恩;
鸭有反哺之意。
你不如羊,你不如鸭,你在它们之下,你是什么?
父母是谁?父母是社会的缩影。
你的父母,是被社会化的合格公民,符合社会角色期待。你对一个合格的公民指手画脚,你算什么?
人生有两个期——
第一个扩张期~你要学习、你要模仿、你要熟悉你周围的环境、个人环境、周围人的环境、社会环境、还有为人处世的情境……这里的人事物、情境、环境都有规则、道德、信仰、价值观、风俗、也有陷阱、也卑贱、更有无耻、谎言、光明的和黑暗的混合在一起……你要学习、你要分辨、你要努力……当你不能学习、不能分辨、你就要受到规则、陷阱、人事物的惩罚。
你不学习,你的爸爸用棍棒打你……你受伤了,负性情绪存在你的记忆里;
你与小朋友玩性游戏,被妈妈发现了,给了你一巴掌……负性情绪存在你的记忆里;
总之,你的童年受伤了。
今天,你学业有成,金榜题名,但是,你不高兴,你抑郁了,你确定的说原生家庭惹的祸。
今天,你女性优秀的贞洁,让你的男人倍加爱你,但是,你抑郁了,你确定的说原生家庭惹的祸…………
你人生的扩张期,自己没学好,没领悟好,不怪自己,反而怪罪别人,而这个别人,不是别人,是你原生家庭的父母。
这个家庭系统排列,把原生家庭整得四分五裂……
第二个是收缩期,当你经历了、经验了、当你对社会、对人、对环境、对规则有了新的体会和体验,并有了升华和感悟,会对以往的认知、情绪、行为提出质疑,你会鉴别和重新选择,你的人生才可以健康、成就。否则,你的人生、只会想不通、障碍、无法释怀、继续伤痕累累,遍体鳞伤。
原生家庭会有疏忽,会有不合理,但有句话说得好,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一切根源是我,当你拥有了成人的思维和认知,你还不能将别人的身语意合理化,也不能将自己的身语意合理化,不能认识自我——不能重建自我——不能超越自我,你就不能自我超越,更不能身心合一,也无法有卓越完满的人生。
人成长,必须经历五个层面——
痛
进
忍
易
乐。
过不了痛,这一关,就无法认识自己,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优势资源开发不了;
过不了进,这一关,就被他人、生活支配了,生命无法重建;
过不了忍,这一关,就是各种挫折、障碍逼着你放弃,超越自我和自我超越不可能。
所以,
你不能痛,你就不能进;
你不能进,你就不能忍;
你不痛、不进、不忍,你就不能易和乐!
若你能穿越这五个层面,你就会从认识自我到卓越人生的转变。变得宁静、喜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要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有的是积极的,有的是伤害的。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中国有一句古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的就是童年时原生家庭的影响。
幼年的经历即使已经不记得,往往也会内化为潜意识中“隐形的誓言”,影响你的行为而你并不一定自知。
童年经验在人格形成中的重要性,个人行为状况可以在其童年经历中寻找根源。
被公认为“央视一姐”的董卿。 近几年凭借《诗词大会》《朗读者》,董卿又火了一把,而在一档电视节目中,一向成熟稳重的她谈到自己的原生家庭,泪流满面。
董卿说,“小时候最怕的事情是吃饭,因为这个时候,爸爸总是说,你这个不对,你那个不对,经常是边哭边吃。”
父亲严厉的爱,让她从小对自己非常没有自信。
“我就像轮子上的仓鼠,总是忙于满足父亲的各种决定,也总是无法达成父亲的各种期待”。
在大多数人眼中无比优秀的董卿,对自己却还是永远不满意。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