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对善人要求苛刻,对恶人宽容是否是儒家的思想?
的人,儒家,善人对善人要求苛刻,对恶人宽容是否是儒家的思想?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对善人要求苛刻,对恶人宽容是否是儒家的思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因为你是善人,他们就有一万个理由想要让你尽善尽美,哪怕他们自己也明白连自己本人也不可能做到这一点,但是他们的惯性思维就是不善则已,善就必须尽善尽美。
而对于恶人,他们始终坚信一个真理,同恶人讲道理,是讨不到什么好果子吃的。
两者一比较,对于前者,哪怕他们自己的要求有点过分,但并不会妨碍他们什么,也不会吃到什么不好的果子。而对于后者,如果他们的要求有点过分,分分钟都有可能会尝到不好的果子。两者权衡之后,所以,他们都愿意选择前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究竟是还是不是呢?我曾经思考过这个问题。儒家思想之中心是:仁、义、礼、智、信、知、忠、孝、悌,因此,“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人之心恕人”这是儒家思想。但是,对善人要求苟刻,我认为这并非儒家思想。因为,君子遇事反省自己,但并非去对善人苟刻。小人遇事责怪他人,但责怪他人的“小人”并非“恶人”。所以,对待恶人,儒家认为应给予“弃恶扬善”的机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宽容是美德,对于恶人宽容是在给他机会改好,是在拯救他,感化他。虽然机率不大,但救一个算一个,总比不救强。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严于律己,宽于待人,自古惟有圣贤之士而自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源流长,激励教育了一代代炎黄子孙,成就了灿烂的华夏文明永放光芒。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儒家思想应该是平等对待,孔子说过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之所让后感觉对善人苛刻,对恶人宽容,这是因两者的境界不同,觉悟不一样,所以的名誉和地位也就有一定的差距。善人所追求的是高尚情操,广积阴德,有很高的道德标准,是向圣人的目标看齐。恶人则不一样,他们只不过是在灵魂深处突然有所发现,罪恶的心态有所转变,一个作恶多端的人突然转变对人是有一定的震撼的,所以很容易得到人们的宽容和量解,这就是我们感觉对善恶有所不同的重要原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儒家总希望以德治国,以德感人。然而,道德这东西本身就只能感化约束好人,而不能约束坏人。所谓,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因而,其结果就在客观变成了苛求善人,而纵容坏人。这也导致单纯以德治国自古就行不通的一个根本原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
对善人只能要求严格,而不是苛刻要求。一个洁身自好的人,或是有职业道德操守的人,人们要求高一些也无可厚非,但人无完人,谁一点缺点也没有?所以我们对行善积德的人也好,对有职业道德操守的人也好,有缺点错误要批评指正。而不是以苛刻的标准要求别人。对行善积德的人以苛刻要求,谁做得了善人呢?
当然任何人所为超出了法律的范围,自有法律制裁。对行善积德和引领社会风尚的人,我们既要保护颂扬这些有益于社会的人,又要批评修正他们的小错行为。
对恶人要求宽容,我想这不是儒家的思想。对人的恶行,只能以所做恶事的性质来判断,也要以他做坏事后改正与否来评说。如初入社会涉世不深的年轻人,有的误入歧途,犯了错误,经过教育或惩处,他改正了,这就是浪子回头金不换。一个人有恶行,但他醒悟改正了,得到了人们的原谅,这不叫对恶人的宽容。
对本质是恶人的人的宽容,其结果就是危害社会,危害他她人的利益。对这些人自有法律制裁。
对那些明知损害他她人利益而故意为之的小恶之人也不能宽容。如社会上有人不敢扶摔倒的老人,为什么不敢扶,因为社会上出现了年轻人扶摔倒的老人,反而遭老人碰瓷,赔这赔那,好心人的名誉金钱都受损。一个碰瓷的老人得逞了,另外的坏老人上来了,纷纷仿效碰瓷,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也上来了。所以导致有的老人摔倒了,但无人敢扶,这就是宽容的结果。对碰瓷之人,弄清事实真相后,也应付出相应的代价,他她碰瓷索要好心人的多少钱,也要付多少钱给好心人。那怕少一点也行。碰瓷的人得到了惩处,就会教育了社会上众多的老人,不致于有更多的人去碰瓷危害社会。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