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古代皇帝把都城都建在北方?
都城,北京,黄河流域为什么古代皇帝把都城都建在北方?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三是往年水患较少。 动不动就发大水,那就没法过啦。虽然说人们是逐水而居的。但也不能在广阔的长江下游冲击平原建都,太危险了。
四便于国家治理。建都不能在整个国家太边缘,不方便治理。建都的地方可能是个人事业的起源地,或者当地周围人民比较拥护就更好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面临的最主要的军事压力,就是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入侵。为了防止他们南下入侵,就必须把大部分军队驻扎在北方。然后军队在北方的话,在古代军队如果脱离皇帝的控制,就会出现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将领发生政变的可能性很大,皇帝为了安心,同时满足对外作战需要,对内维持稳定,都会把都城定在北方。
顺便说一下,北京那个地方在中国古代可是一块很~好的地方。北京北面就直接是燕山。燕山的地形很不错,两边都是山只有中间一条路,很适合防御。然后燕山基本上就是放牧、种地的分界线。燕山以北基本上是不能种地的。而且北京也是蒙古人南下入侵的必经之路。往北可以出关控制东北,往南直接就是广阔的内陆。而且以前北京是有很多河的……。所以北京能做都城八百年,这是有很多现实考量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秦时建都咸阳;汉为长安,洛阳;元大都(今北京);明开封。
历史上很多帝王都会把都城建在北方。
一是风水,古人对风水很是看中,他们会选一个龙脉之地,而从地形上看,有龙脉的地方必然会有连绵的山岭,我国地形北高南低,北方就成了历代皇帝优先考虑的地方。
二是来自于北方游牧民族的骚扰,把都城建在北方,有利于时刻掌握前线动态,如果有动乱,也可以马上出兵平定,防御外敌,巩固自己的政权。
三是农业经济的制约。黄河流域是我国农业经济的发源地,北方的农业发展要比南方发展的好。
四是北方气候适宜,四季分明。南北气候差异较大,南方雨水多,多洪涝灾害,北部地势较高,相对来说比较安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唉,还不是南方发展问题。以前南方山高水远,交通不便,瘴气重,和北方平原没法比。你想想,多住几个人都住不下。另外中原地区,开发了那么多年,资源得天独厚,哪怕是后来隋唐时期的长安和汉时的不一样,那也是在边上。加上北方不像南方地势那么复杂,可攻可守。对比下蜀国就知道了。南方哪怕是建都,也是长江中下游一带,那时候都说偏安一隅了。而且从南北朝开始,经济重心才开始南移。哪怕是明朝了,建都北京,天子守国门。你要是在南京,北方那些打过来了,不好指挥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其实也并非所有的古代帝王都把都城建立在北方,只是相对来讲,大部分王朝的首都都建立在北方。
而这样做,是由于种种原因,也可以算作机缘巧合,也可以看作历史注定吧。
第一点,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最早就是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虽然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但相较于黄河流域,其大发展的时间还是少于黄河流域的。更远可以追溯至没有什么历史根据的黄帝炎帝。长江流域可以说在唐宋之后才逐渐开发。
第二点,我们暂且可以认为是地形原因,因为北方地势相对平坦,平原较多,便于农耕文明的发展,而中华文明的根本,就在于土地,在于农耕文明。相较于南方的渔业文明,形成还是较晚的,或是说在当时并非主流。而且广阔的地形便于城市的建造与开发。
第三点,军事原因。众所周知,这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与北方的游牧民族一直处于战争状态,从来没有断过。因此,将都城建立在北方,是出于军事原因,镇守北方。
第四点,由于历史的选择,或是说综合前三个原因,导致北方的人口越来越多,而这又形成了一种循环。北方人越多,就使得北方的城市越发达,而又但是人口越来越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历代王朝的统治者们他们在建都时,都会把地址选在北方,比如洛阳、西安等,很少有把都城建在南方的。我们较熟悉的大概就是云南大理的段氏王朝和曾在杭州建都的南宋王朝。据统计,洛阳先后有16个王朝在此定都,而西安先后有10个王朝在此定都,也有其他王朝在开封和北京建都的。为什么封建帝王喜欢在北方建都呢?
这其中不乏风水学说的影响。大家都知道,这些封建帝王一旦坐上皇位,就想让自己的子子孙孙永远当皇帝,因此他们非常相信风水,如果风水说在北方建都好,他们是不会反对的。风水学中有一种讲究叫“龙脉龙穴”,而龙脉指的就是山脉,山就是龙的势,水就是龙的血,土就是龙的肉,石就是龙的骨。在我国地形中,北方多山脉,而且在风水学中,龙脉的走向和山脉的走向非常相似。因此皇帝都会在北方建帝都。
上一篇:贷款一年的公寓怎样才能出售?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