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农村邻里乡亲的大多数矛盾都是由于土地的边界问题而引起?
土地,都是,农村为什么农村邻里乡亲的大多数矛盾都是由于土地的边界问题而引起?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农村,土地就是财产,也是利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哈喽,大家好,我是小落,很高兴回答楼主的问题。
第一,历史原因。农村人自古以来立命的根本就在于土地,可以说土地是农民最宝贵的财产,这是内化于生命的一直认知,尽管现在大家都进城打工了,不用在土地里刨生活了,但是内心对土地的依赖和眷恋有增无减,土地依旧那么神圣和至关重要。
第二,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土地和土地之间总是相邻,两家的利益关系总是时刻面临着破裂的危险,多种一垄少种一垄并不只是一捧粮食的事,而是直接体现为是不是公然侵犯自己的利息。
第三,农村观念问题。在农村,总是觉得家中人丁不旺就容易被欺负,被人欺的直接表现就是土地被多种了。也就是说在大家眼里,最明显的挑事就是占人家的土地,要是忍气吞声会被别人看不起,因此必须讨回公道!
土地问题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千百年来农民代代都是如此,虽然时代在发展,思想在解放,但是土地在农民心中的重要性永远不会变,不是农民或许永远都不懂!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祝您生活愉快!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提及这个问题本人有切身体会。在实行机械化耕种以前,种地起垄是靠牲畜拉犁来完成的。50岁以上的东北农民应该会知道:那时种地起垄是“上收半儿,下收半儿”方式,土地包产到户后一块土地分给若干家庭,左右相邻的垄总有一条是用来作为“收半儿”的。这时候矛盾就出现了,每年种地时都会有因“收半儿”大小而产生激烈争吵,甚至大打出手。(没有经历过“收半儿”种地的朋友,可能不太明白我在说什么)。
邻里土地边界问题还表现有:张家围墙是否占了邻居李家20公分宽土地;李家堆放柴草是否占了赵家半米宽土地;王家院里的树枝长到刘家院里了等等。其实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但邻里之间却会因此永不往来。这些事情在我老家1990年以前时有发生,后来越来越少,现在基本没有了。
我的父母当年也因此与邻居发生过此类矛盾,究其根源,发生这类事情的原因很好判断。
1、小农心理。当时农民过于贫困,以至于对属于自己的每一份资产都有强烈的保护欲、占有欲,
2、内心深处的自卑感导致的偏激反抗欲:属于我的东西被你使用了,别人会笑话我怂包。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进步,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性格、情绪、眼界发生了极大转变,这些事情顺理成章的就解决了。这也算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与素质文明提升过程中的必经过程吧!
如果现在还有某些农村邻里在为这些事情而纠结,就把张英《六尺巷》家书与您分享: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减当年秦始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个人觉得现在土地越来越值钱了,土地资源是有限的,谁都想多拥有一些,而农村每家每户的土地为了利用价值的最大化,很多人把边界都弄起来种地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导读:为什么农村邻里乡亲的大都数矛盾是由于土地边界问题引起的?
多年前,也就是在八九十年代吧,农村挪田埂子的现象比较突出,为此,大打出手的也不稀罕,甚至有的在收割时,会把邻居家的粮食“误割”的情况都有。现在,这种现象存在,但少了许多(城郊结合部,寸土寸金的略过)。具体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没有明显标记,容易得逞
农村的地块,不像在纸上标注的那样,田埂直直的,而是总有一定的弧度。在分田时,工作人员一般都是求个宽度,用面积除以宽度,得到长度。像我们地方,我记得都是用两根软尺,在田地的两条埂上分别量出一样的长度,以此做为两家的分界线。但我们需要注意,两点是可以确定唯一直线,但实际量下来,很多尺子与田埂都不是成直角的,这就为后期一些人挪田埋下了可乘之机。加之,有的人家分到田后,没有在这条直线上打上标记,就会被人利用,钻了空子。故有的人家在工作人员走后,就会及时在边界上,把一些大石块、木桩或埋或钉入土里。
二、欺负人,寻找快感
那个时候的农村,存在“人善被人欺”的情况,有些家族势力大的人,千方百计会找理由欺负一些较为弱势的人家。我们知道,很多农村分田的顺序,都是以抓阄的形式确定,排除了自己的意愿,一旦机会不好,阄字号又形成上小号,两家有点小恩怨,就会借机报复。多年前,我就见过一个家庭的田地,被左右两个不友好的邻居挪了不少,最后不得不依靠当时参加分田的人员到场,重新强制性地在他们三家地块里丈量。
三、自私心理,贪小便宜
以前,土地是一家人的唯一收入来源,分到田地后,有的爱占便宜的人家,今年想办法用锄头挖过去几行,明年再挖过去,几年下来,把邻居家的部分地块变成了自己的,还觉得心安理得。但实际上,这部分人家,最后富起来的没有几家,倒是那些不太在乎田地,干脆出去闯荡的人,率先在村子里富起来。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