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看待哲学史上的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哲学如何看待哲学史上的唯心主义?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从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五千年社会发展过程看,对未知事物一般先有违心的解释,例如“神”的作用和主宰,在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类再用科学认识事物物质的真实面目,同时否定唯心的认识。例如:风、雨、雷、电古人都唯心地认为是神的作用,随着科学的发展,今天的人们已经认识了它们的物质的本来面目,同时否定了神学的解释。
所以,我认为:
1、唯心主义哲学也在试图得出对世界正确的认识,并指导人类正确实践。
2、虽然唯物主义哲学对事物的认识缺乏科学依据,但是,所描述、引用的许多现象都是客观事实、客观现象,也算是为科学研究和发展提出了目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哲学本来就没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只有实证论和意识论,是人们认知事物的两种不同的立场与角度。两者既互相找茬又完美互补,这对欢喜冤家谁也离不开谁,共同完成求真。如同人走路的左右腿,协同走向前方。
哲学对所有人都是普惠的,永远不会分成敌对的几派,以至于它们中的任何一派都只对一部分人有利而对另一部分人不利,这就成了政治主张而不是哲学了。
一定要分派的话,那只能认为:唯心主义是那些自封为“唯物主义者们”杜撰出来的假想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唯心唯物都是社会历史之必然,如果你把他当回事儿,太天真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心与物,因西方文化限制,不能解其真意。心为欲之本,物为事物之表达,西方哲学中的定义,唯物似唯心,唯心本唯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认为,应从唯心主义的起源丶发展过程,去全面认识。
从起源上看,唯心主义是在人们对事物认识不足,对一些现象无法解释,而从主观上去臆断或达到某种精神寄托。
唯心主义者,在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时,总是依托神丶上帝等虚无缥缈的东西,通过精神的企望和追求,去实现心灵上的慰藉和心理上的满足。
唯心主义虽不能正确认识客观事物,也无法真正解决实际问题,但在安慰心灵丶激励勇气等提动精神动力上,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唯心主义是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之一。同唯物主义相对立的哲学思想体系。
唯心主义的基本含义,是在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这个哲学基本问题上,认为精神(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精神决定物质,物质是精神的产物。从根本上颠倒了物质和精神的关系。
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表现形式: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认为,在现实世界之外独立存在着一种客观精神,它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万物是由它产生(派生)出来的。其著名代表人物,有中国的朱熹、古希腊的柏拉图和德国的黑格尔等。
主观唯心主义是把人的主观精神(意识、观念等)看作世界的本原,世界上的一切只存在主观精神之中,是主观精神的产物。主要代表人物,有中国的陆九渊和王守仁,英国的贝克莱和德国的费希特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与统一是哲学发展的原生动力,也是推动人类认知发展的原生动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