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小孩现在4岁了,要教什么东西比较好呢?
孩子,自己的,宝宝小孩现在4岁了,要教什么东西比较好呢?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也可以去教孩子认字,不要太着急,当做玩乐,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推荐使用幼儿识字软件【猫小帅识字】,课程以冒险故事为主,宝宝使用时有一种听人讲故事的体验,不仅可以培养宝宝的阅读能力,而且还有各种小游戏作为复习环节,可重复学习,加深宝宝的记忆,让孩子开心地学习汉字。担心宝宝眼睛的家长也可在设置中设置学习休息时间。
更多孕产、育儿的资讯可以关注一下【4399小评菓快乐育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四岁的宝宝正是数学启蒙的好时机。孩子到了4岁多时,总是喜欢问:这是几个,现在是几点,有几个人?这是因为孩子对数名、数量、数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这时的孩子还不能完全理解逻辑,他们只是能够将数名、数字、数量配上对。这是孩子数学智能的最初发展,而只有三位一体地掌握,才算掌握了数的概念。
错过了数学敏感期,有的人一生都害怕数学,一提数学就头疼。心理学家发现一个孩子对数学是喜欢、厌恶还是恐惧,大多数是在幼儿阶段造成的。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基础科学,人们运用通过数学推导出的种种概念、原理与规律指导日常生活。抓住孩子的数学敏感期,使其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还能对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起到如虎添翼的作用。而好的学习效果,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一生受益。
严谨缜密的思维习惯也在这个时期形成,作为父母一定要给予严谨扎实的示范,可以有效的帮助孩子杜绝粗心的习惯。
蒙氏数理被制作成许多直观的实体教具,让孩子耳朵听得到、眼睛看得到、双手操作得到,在游戏中自然获得了数学经验。
孩子获得丰富的感官逻辑与分析探究经验后,数理殿堂的大门敞开了。
给数量起个名字,就有了数字符号;
数量的组合与分解,就有了加法与减法;
一个完整物体的分解,就产生了分数;
甚至立方体的分解,还能产生二项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一般都是带着孩子看看故事书有图片的那种、还有背唐诗、自己也不会交不知道交什么[捂脸]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三到四岁的孩子如何教育?
父母切忌以成人的思维方式来束缚孩子的想像;也不能因为事务繁忙而搪塞、敷衍孩子。你可以用一些方法来帮助宝宝找到他们需要的答案,这个答案应是宝宝能理解并能继续思考的,因为这有助于宝宝进一步深入探索。
比如孩子吃有皮、壳的水果时,成人总是帮宝宝剥好后,送到他们嘴里,当孩子想自己拿时,成人生怕他们弄脏衣服或不卫生而坚决制止。其实你可以这样做:先洗净水果和孩子的手,再用语言提示,让孩子自己去“对付”让他嘴馋的水果。比如剥香蕉时,成人可以指导孩子:“宝宝,先给香蕉脱衣服。”当孩子掌握了几类水果的吃法后,还可以问孩子:“香蕉、苹果、橘子的吃法有什么不同?”让孩子体会事物从外表到本质的各种区别。
好奇心需创设环境
对宝宝来说,在他们的生活环境中.到处蕴含着丰富的可探索资源。客厅、厨房、阳台等,都可以成为宝宝探索的地方;公园、马路、车厢等,都是宝宝产生好奇、提出问题的学习场所。成人要做的,便是根据宝宝的兴趣,适时、适度地提供材料和实践机会,鼓励他们动手体验。
比如当你在厨房做饭时,宝宝好奇地摸这摸那,你便可以安排他干点力所能及的活:洗黄瓜、西红柿等;搅拌凉菜;取一些小食物等。让他学会与人交流、合作,了解一些蔬菜的特性,观察食物生熟前后的变化等。
再比如两三岁的宝宝特别喜欢敲敲打打,成人可提供几根棍棒(圆头的、小而短的、木制的或塑胶制的等),让他们尝试敲打不同质地的物品,他们会发现:不同质地的棍棒,敲打在同一物品上,产生的声音不同;同一质地的棒子,敲打在不同物品上,产生的声音也是不同的。
点评:从小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会观察、比较、分析的孩子,往往会变得更具智慧。好奇心受到良好保护和激发的孩子,将表现出良好的个性品质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这些亦将对孩子今后的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不要说孩子还小,长大了就懂事了。中国有句俗话:三岁看老。不爱惜图书和玩具,乱扔东西,这些陋习看似微不足道,殊不知往往会影响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这必然影响孩子做事的条理性,以及善良个性的形成。导致孩子养成这些陋习的主要原因是:父母平时并不注重家的整洁,家里总是乱糟糟的;当孩子乱扔东西的时候,父母总是帮孩子收拾;当孩子“破坏”玩具和图书的时候,父母并没有严厉地制止;给孩子买的玩具太多了,淘汰的速度太快,孩子自然就不懂得珍惜;父母没有有意识地鼓励孩子自己收拾东西,或者提醒孩子要爱护东西等。久而久之,孩子容易变得懒惰、邋遢,没有整洁的审美观念;对许多事情都会不在乎,根本没有什么责任感;主动做事的能力也不强,做什么事情都是有始无终,孩子也就不懂得什么是“珍惜”。
怎样才能纠正孩子的这些坏习惯呢?我们给父母的建议是——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当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应该有意识地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整洁、有条理。让孩子在简单、整齐、舒适的家中愉快地生活。如果孩子知道父母亲都有乱扔乱放东西的习惯,当父母要求孩子保持整洁、干净时,孩子可能会这样反抗:“你不是也不收拾自己的东西吗?干吗要求我这样做呀!”孩子还没有养成收拾东西的习惯时,父母要刻意引导孩子,让孩子知道什么东西应该放在什么地方,用过的东西应该放回远处。自己的东西,包括玩具等,不用的时候应该放回原位。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