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书籍是人类最好的朋友。那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并持续下去?
孩子,兴趣,环境书籍是人类最好的朋友。那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并持续下去?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书籍是人类最好的朋友。那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并持续下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简单,给孩子讲故事。不断的讲故事。通过故事满足他的好奇心。然后对他说,爱听这些故事吧?知道妈妈(爸爸)为什么会讲这么多好听的故事吗?这些故事都是我从书上看到的,你喜欢听,可是有时候爸爸妈妈工作忙可能没时间,你以后要是识字了,可以自己看书,喜欢什么样的故事,自己就看什么样的故事,只要有时间。
于是,孩子的求知欲就会被激发出来,他就迫切希望自己能认识好多字,当他有一定阅读能力的时候,他会积极的去读书了。
再后来,故事就不能满足他的求知欲了。他会产生更多的疑问。
比如我小时候,对很多事物都不理解,总是问父亲:为什么天会下雨?为什么牛要反刍?为什么荷花夏天开?好多好多的问题。
父亲笑了,他告诉我,答案让我自己找。
第二天他给我买来《十万个为什么》,我如鱼得水,快乐地自己寻找答案了。
世界上没有不好学的孩子,只有不会引导的家长。通过耐心的引导,从故事入手,培养孩子的求知欲,不断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孩子就会逐渐爱上读书,慢慢地就会养成爱阅读的习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给孩子营造爱上读书的环境就是让孩子爱上阅读并能持续下去的最好方式。
孩子一出生就是一张白纸,他会有无限种发展可能。孩子最大的特点就是他的模仿性。想要他做某件事不是去命令他,而是给他模仿去做的可能。
和孩子接触最多的就是孩子的爸爸妈妈,那么你想让孩子做什么,最可行的方案就是你先要去做什么。不要指望你一边打着电动一边能指挥着孩子安静的去读书。
父母是孩子的模仿对象,既然你想让孩子把书当成最好的朋友,让孩子爱上阅读并持续下去,那么一切就从你自己开始做起吧。有了这样的家庭环境,孩子爱上阅读并持续下去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题主邀请。
因为人们越来越发现阅读对一个人成长的价值,所以父母和老师们越来越注重对孩子阅读习惯和能力的培养。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须要先明确一个对孩子成长基本的认识——
孩子是在与环境和自我的互动中自我建构的。
如果我们认真审视和思考这句话,就会发现孩子长成什么样——
环境很重要;
孩子基于环境的自我教育也很重要。
成年人的一切教育理念、目标、方法和手段相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一种成长的环境。
而且,没有哪个孩子会无缘无故活成现在和未来的样子。
当我们对孩子成长的规律有了这样的认知之后,我们才能找到让孩子爱上阅读正确的打开方式。
OK,言归正传,如果要让孩子爱上阅读并持续下去,就得从孩子“所处环境(对孩子的引导教育)”和“关注孩子自我教育”入手。
先说环境。
无论任何环境,孩子都会在潜移默化之中自学成“才”,所以,家庭中孩子养育者的一言一行就是孩子眼中那部最具影响力的活教科书。
但值得一提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孩子的养育者)似乎也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所以在家设书柜,藏百书,却很少看书谈书品书思考书,所以虽然有了“硬”环境,但因为缺失“软”环境,孩子爱上阅读和养成终生阅读的习惯的概率仍较低。
这一普遍现象可以肯定地告诉我们:阅读习惯的培养更有赖于“基于阅读的思考和互动”的父母“身教”。
比如——
父母和年幼的孩子一起进行亲子阅读;
通过阅读和孩子讨论一些有趣的问题;
一起和孩子就感兴趣的问题翻书查阅;
成年养育者经常讨论看过的书,谈论自己的思考与收获;
经常和孩子一起去图书馆、博物馆,有条件的还可以听一些书评、讲座;
给孩子一个能静下来阅读的环境;
赞赏和鼓励孩子通过阅读和思考得来的收获;
……等等。
这些文化的软件更有助于熏陶和帮助孩子塑造大脑。
环境的第二个关键在于让阅读产生实践价值,增加孩子实践的快乐与获得感和成就感。
比如,孩子能给我们讲故事,能把阅读吸收积累的知识与思想用在生活和学习中;再比如,孩子如果在看一本关于动物的书,那就引导鼓励他去观察了解动物。
能促使孩子思考和行动都是阅读价值的体现。
环境的第三个价值在于发现和培养兴趣。孩子的兴趣不是无缘无故产生,而是在恰当的环境中自我整合和不断内化的结果。而且,兴趣的背后往往藏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协助孩子发现自己的兴趣需要父母耐心细致地观察引导。比如鼓励孩子通过主动自发地阅读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体味阅读带给他们的快乐。
对孩子们来说,基于以上的体验,孩子对阅读的自我建构才会大概率地内化为他们的一种“学习”方式。
在孩子的这一自我建构的过程中,孩子会通过他们的感受体会到乐趣,但这并不意味着读完一本书就完了。
恰恰相反,孩子对阅读的自我建构也需要来自父母的引导和支持。
比如,阅读之后,父母可以不加任何评价地提出一些问题,比如“为什么小白兔不给大灰狼开门呢”、“你是怎么想的”、“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你喜欢这只小白兔吗”、“为什么你喜欢它呢”、“你觉得它会聪明吗,为什么呢”、“聪明是什么”、“……”,通过这些开放式的问题引导孩子思考。
在阅读之后,可以用积极的语言肯定孩子阅读得很认真、观察的很仔细等等,帮助孩子自我建构和内化好的阅读行为。
上一篇:长大后容貌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