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看待小学教育中学生被老师罚站这一普遍现象?
老师,孩子,学生如何看待小学教育中学生被老师罚站这一普遍现象?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如何看待小学教育中学生被老师罚站这一普遍现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总是用怀疑的眼光看学校和老师,你会觉得一切都是负面的,学校和老师在变着法的整你的孩子。建议你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同时认真思考一下教育的本质。
一、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孩子该成长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教育并不是近现代的产物,早在二千多年前,孔子就是干教育的。他弟子三千,才成才72个,一代圣人尚且如此,也就别指望现在的老师把所有孩子送入大学了。
教育的功用最主要还是传承文化,现在应该是科学与文化吧。浩如烟海的文化知识如何传承下来?靠家长还是靠自学?毫无疑问,学校教育才是最系统高效的方式。我国自夏、商便有‘’庠、序‘’,就是最早的教育机构了。至汉、唐则成体系的开始建立教育机构,用于培养人才,选拔官吏。
教育的另一功用则在于育,育人,就是要让孩子成人,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对社会有用的人。在我国教育目标中,德、智、体全面发展,德是第一位的。
老师们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应该是知识渊博,举止稳重,待人谦和,积极阳光的人,而不是不学无术,举止轻浮,傲慢自大,暴燥阴郁的人。
二、学习从来就不是一件轻松而愉快的事情。
经历过从小学到大学这一学习过程的人都知道,学习没那么简单,学习知识的过程枯燥乏味,绝大多数学生缺乏对学习持续的兴趣。他们会在学习中的某一刻或者是某一阶段,对学习充满恐惧,面对数量繁多的需要背诵的东西,面对每天做不完的习题,面对无止境的考试,厌倦、逃避等情绪会不断上升。如果不进行正确的、及时的引导,就会厌学。这都是一个正常人的正常反应,天才儿童才是不正常的个体别例。
目前的教育界思潮泛滥,这当然原因很复杂,不在该问回答范围内。但巨量的西方理论泥沙俱下,充斥了我们的思想界、舆论界,快乐教育与自由思想相结合,催生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实验:素质教育。
这是在对传统教育全盘否定式的改革,从禁止补课,到禁止课外作业,到禁止考试排名,如今连考试也禁了,一学期最多两次。这种改革摧毁传统的同时,让老师们无所适从,在尊重学生人权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之间,只能无奈的放弃后者。家长们则分化了,一部分欢呼雀跃,认为这是人性的解放,是向先进的西方制度的靠近;一部分则愁眉苦脸,为了孩子的成绩,只好选择昂贵的校外机构进行补习。种种思想的激烈碰撞,学校和老师被妖魔化了,媒体没有选择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而是加入了妖魔化老师的盛宴,使得当下的老师们地位低下,师道尊严荡然无存。面对违纪学生束手无策。
三、惩戒本应该是教育的一部分,法律在保护未成年人方面太过无度。
快乐与赏识教育的兴起,让批评几乎成了罪恶,专家们的大声鼓与呼:不要批评。家长们拒绝批评,孩子们则面对批评往往采取极端行为。老师们用于惩戒的手段,一律被冠以体罚或变相体罚之名,以至于很多老师们自嘲,现在是在跪着教书。
惩戒,有惩罚与警戒之义。有一句话其实是很有道理的:不触及皮肉就无法触及灵魂,说的就是惩戒,对违纪的学生实施批评和处罚,让他们感受到痛苦和羞耻,同时又不损其身心健康,让他们认识错误,改正错误,而不是无所顾忌的去重复错误。试问,这有什么不对?就如题主所问的罚站问题,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并不损害身心健康,想一想解放军战士的训练吧,站军姿可比罚站痛苦的多。
家长们应该提高认识,面对孩子不好的习惯,错误的言行,甚至是严重的违规违纪,单纯的说教其实作用并不大,否则国家也不用设立监狱,社会上也不会有罪犯。适当的惩戒能起到拔乱反正的作用,可以让孩子们更加健康的成长。所以,不要纠结于罚站是不是应该的问题了,而应该问,我的孩子是因为什么而罚站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何看待小学教育中学生被老师罚站这一普遍现象?我是柳乡人,语文高级教师,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当然,校有校规,班有班规。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每学期开学后,学校和班主任都要制定相关规定,以公约的形式约束学生在校的不良行为习惯,以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因此,纪律面前,人人平等。
为什么学生会被老师罚站?如上所述,一定是违反了学校不同场合的有关纪律的规定。比如——
铃声落后,学生上课迟到了,违法了班级公约的“不迟到”这一规定,许多老师就会让学生拿着书本站在教室前面以示惩罚,这样既教育了迟到的学生上课守时,又教育了其他同学引以为戒。下次学生还会迟到吗?
老师讲课的时候,有的同学不注意听讲,有的学生在下面做小动作,甚至左顾右盼,和临位同学说话,疯打,为了不影响课堂教学,许多老师在提示无效后,也会让学生走出座位,站在教室前面或其它地方,以示惩戒和警示。
还有,学校集会的时候,比如举行升国旗仪式,召开开学典礼,举办竞赛活动等,由于人数众多,维护会场纪律非常重要,因此,对于不守会场纪律的学生,教师们也会采用这种方法,强制隔离,以儆效尤。
可见,“学生被老师罚站”其实是一种比较严厉的批评,目的是尽早纠正学生在学校和班级等公共场所不守纪律的不良言行,对于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良好行为习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可或缺。
其实,当前许多教师对学生实施罚站的行为也显露了教育的无奈。现在,由于家长与老师教育观念的迥异,教师在管理和教育学生方面常常处于被动的境地,既然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那么“罚站”既没有肢体接触,又达到了教育目的,因此常被教师所使用。
需要指出的是,“罚站”惩戒,应点到为止,适可而止;如果罚站达到两节以上或者更长时间,可能会引起学生身体不适,影响学生学习,甚至出现安全事故,因此“罚站”也应有度,不能想当然地乱罚乱站,演变成“变相体罚学生”,造成师德失范。
教育无小事,事事教育人。真心希望家长和社会对于老师“罚站”学生这一现象予以理解和支持,毕竟,维持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对每一个学生才是最公平的。你怎么看呢?欢迎讨论和留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