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炒股踩雷的个人原因是什么?如何回避?
股票,商誉,业绩炒股踩雷的个人原因是什么?如何回避?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其实主要就这几类常见的雷,至于会遇到某些退市类,这种几乎很难碰到,除非你蒙着眼睛胡乱梭哈垃圾股,否则一般碰不到这种巨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踩雷无法避免,财务造假的雷怎么避免?董事长犯法的雷怎么避免?公司产品暴雷公司破产的雷怎么避免?比如去年中兴通讯遭遇美国制裁的雷怎么避免?避免踩雷,不如控制仓位,做好资金管理,任何时候不要全仓一只股票,我个人的做法是买一只股票不要超过半仓,全仓一只股票如果踩雷就没有办法翻身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无知和侥幸
炒股踩雷的第一个原因:无知
你好好回想一下,身边是否有这样的人:有些人看到别人炒股赚钱了,急匆匆攥着钱冲进股市,开完账户便急忙投入股市,追涨杀跌,有些甚至连市盈率都不懂,也不会看k线图,甚至跑去买了st的股票,结果当然是一地鸡毛。
炒股踩雷的第二个原因:侥幸
当听到身边的人、炒股群的老师、某些“股神”高喊某只股票能涨到多少多少,你心痒难耐,便投入一些资金进去,果然涨了,你便和一众股友奔走相告,喜出望外。但遇到下跌时,你有些害怕,试探性的问道,抛么?别人信誓旦旦回答你说,正常回调,不怕,你便继续加仓,再下跌再加仓,到了最后你发现没有仓位可以加了,而此时已经套牢在高高的山岗上,悔之晚矣!
总结与反思
炒股切莫无知,不能不懂装懂,也不能心存侥幸,否则,市场先生会狠狠的给你一个教训!只有虚心学习,保持谦卑的心态,才能在投资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你赚的每一分钱不过是对这个世界认知的变现,欢迎关注@囧哥说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炒股踩雷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贪婪,这个人的本性是踩雷的直接原因。2,侥幸心理,很多人其实在股市里历练了好多年,已经能够把握风险了,就是因为侥幸心理踩了雷。3,羊群效应,这种从众心理很容易被主力下套而踩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股市最常见的是“业绩雷”,这种“雷”常常被投资者踩爆。
“业绩雷”主要有两种:一是“商誉减值”。什么是“商誉减值”?打个比方,假设你是一个水果店的老板,今天进了一批水果,结果里面有一些烂掉或者坏掉的,卖不成钱了。这些坏烂的果子就算是“商誉减值”了。
其定义是这样的:正常经营中的意外消耗,就会产生所谓的呆账、坏账,就叫“商誉减值”。
所以说,“商誉减值”很正常,不可怕。怕的是减多少?怎么减?
“商誉减值”大的,一般都是做过大规模外延式并购的。怎么理解?比如,一个服装上市公司,经营中开始追逐一些热点项目,前几年互联网金融热,就去并购一个小贷的P2P;看到电商火热,就去买下一个电子商务平台。
结果呢?这些企业绝大部分都是死的,并购几亿、几十亿的资金就打水漂了。所以一公布中报或者年报,肯定是盈利大幅减少,甚至巨额亏损。
这就是“爆雷”了,个股为此会付出惨跌的代价。
其实这个时候,机会也来了。
你想想,这个服装企业亏损是由于主业吗?显然不是,主业还在正常经营,业绩甚至比上一季还在增加。这一切就是并购失败导致的。
所以只要这个企业,一次性核销了业绩,明年这个时候,正常的业绩是不是又重新回来了。因此,遇到大幅商誉减值猛跌的股票,只要主业没有问题,就是买进的机会。
有个段子这样说:饭菜只要是热乎的,就不会太难咽;女人只要是年轻的,就不会太难看;减值只要是主业在的,就不会挨太惨。
第二种“业绩雷”是来自产品价格的剧烈波动。
有些企业的产品,前期价格持续上涨,造成企业盈利不断增加。但到达一定预期后,价格出现拐点,或者上涨逻辑被打破,则可能迎来持续性的产品价格下跌。这时的业绩就可能“爆雷”。
股市还存在另外一种“雷”,相比“业绩雷”,更加隐性,可以说让人防不胜防。这就是“突发雷”。
“突发雷”也分两类,一类是实控人或大股东突遇负面新闻。像新城控股,7月3日曝出实控人猥亵儿童,连续数日一字跌停。怎么防?没办法。
一类是上市公司突遇意外事件。就像视觉中国,4月11日晚的图片专利事件“爆雷”,导致股票连续三个一字板下跌。怎么办?一脸无奈。踩到这种雷,只有认命。
“业绩雷”,前面说过有迹可循。近两年做过大规模外延式并购的企业,最可能产生“商誉减值”;产品价格周期波动性强的,较容易爆“业绩雷”。
至于“突发雷”,虽防无可防,但爆出的几率也小得多,不必因噎废食。
最后说一种“雷”,这种以前罕见,因为科创板、注册制的到来,以后会常见。没错,就是“退市雷”
上一篇:申购新债能赚钱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