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中国历史上,哪些皇帝“金口”之中有黎民?
百姓,他的,黎民中国历史上,哪些皇帝“金口”之中有黎民?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中国历史上,哪些皇帝“金口”之中有黎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鲁迅曾说过:要服从作威就须不活,要贡献玉食,就须不死;要被治,就须不活,要供养治人者又须不死。所以,作为九五之尊、天之骄子的帝王,别说行动上为百姓做实事,就是言语上提到黎民百姓也是不容易的。
东晋权臣王敦以诛杀刘隗为由叛乱后,进了石头城,放纵士兵烧杀劫掠。元帝司马睿脱铠甲穿朝服,对王敦说:“想得到我的地位只要早说就可以,我一个人回到琅琊就好,为何将百姓害得这样悲苦呢?”司马睿虽是一个昏庸之主,但自身遇到危机时还能想到百姓,也是难能可贵的。
也有说完就做的。唐太宗时,京师闹蝗灾,他在皇家园林看到许多蝗虫,抓住几只蝗虫就责备它们:“我宁愿你们吃我的五腑六脏,也不要你们吃老百姓的粮食!”随后就要吞下蝗虫,侍从以吃了生病为由连忙劝阻,太宗最终还是把蝗虫吃了下去。不但能说到,而且能做到,唐太宗不愧是开创“贞观之治”的千古一帝,和其他皇帝相比,是当之无愧的明君圣主。
宋太祖赵匡胤有一次用膳时,看到一只虱子沿着食器的边缘爬行,便告诉身边的人,不要让掌管膳食的人知道。这就避免了他们受罚。如果说这是为官员考虑。那么,他曾说:“我虽然富有天下,但只是为天下苍生守财而已,不能随便使用。”就真的是以天下黎民为念了。
到了清末,康有为建议开国会,改良中国政治制度。大学士孙家鼐曰:“如果开议院,那么百姓有了权力而君王就没有权利了!”光绪皇帝说:“如果能拯救黎民于水火,我没有权力又有何妨?”这话说得很实在,显出他的大局意识,可惜儿皇帝始终没有斗过他的慈禧“爸爸”。
有的皇帝拿百姓当挡箭牌。南宋高宗赵构在和金议和时曾说:“两国交战,百姓遭殃,我实在不忍看生灵涂炭。”言语之中看似为苍生着想,实际上只是为议和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以便议和后能够继续歌舞升平,哪怕是“向金主称臣纳贡”,哪怕是“取消帝号和国号”,也是可以接受的。
当然,朱元璋也禁止官员过度剥削百姓。但他的理由很“奇葩”:“且如人家养个鸡狗猪羊,也等长成然后用,未长成,怎么说道不喂食、不放?”他的金口之中有百姓,但只是把他们看作为自己服务的“牛马”而已,他从来没有把百姓困苦放在心中。
然而,有的皇帝因关心百姓反成了笑料。西晋时,有一年闹饥荒,老百姓无食可吃,只能靠挖草、吃土为生。晋惠帝知道以后,百思不得其解地问:“百姓没有米吃,为何不吃肉粥呢?”大臣无言以对。他心地还算善良,但被臣子蒙蔽得太厉害了。作为皇帝不知道社会实情、黎民苦楚,就算爱百姓,百姓能好到哪里去呢?
上一篇:农村的孩子家长花了九牛二虎之力转学到城市,但孩子却坚决要返回农村上学,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