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清朝政府后期社会环境怎样?为什么老百姓会帮外敌?
清朝,老百姓,百姓清朝政府后期社会环境怎样?为什么老百姓会帮外敌?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清朝政府后期社会环境怎样?为什么老百姓会帮外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环境:禁止结社活动导致文人士大夫只能蜗居在家写小说无法关心国家大事,禁止武术活动导致百姓体格懦弱与四肢发达或者头脑简单,闭关锁国、禁海、宵禁等措施使得社会苦不堪言,上下九流、三六九等、跪拜礼等奴化思想大行其道反而使得社会视野狭窄,自大自满情绪遍布全国
原因:官逼民反,民不聊生,朝廷腐败,起义无望,改良受挫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清朝后期签署了太多的丧权辱国条约,赔付大量白银给其他国家,导致国内经济不多,有点民不聊生。能赚钱的行业后期又被西方国家所控制,导致清朝财政紧缺,无法投入到改善民生,发展经济中。百姓生活如此,纷纷反抗,各地揭竿而起,反清朝,反帝国主义。清朝为了维护统治,只能是派兵镇压。这样给本就财政紧缺的的清朝又雪上加酸,再加上一打起来,当地民生状况更是惨不忍睹。百姓被屠杀,粮食被抢,战争过后一片萧条。虽然最后都能镇压下来,但百姓心中怨气难消,对清朝统治者好感更加不好。
以至于后来西方联军攻入北京,居然是百姓给带的路,百姓为什么要给外国侵略者带路呢?这里面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当时的百姓生活都非常拮据,或者说非常惨。侵略者看到了这点,当他们迷路或者不知道从哪里能攻击目标的时候,他们就会找来百姓带路,一般刚开始都会给点银两或者什么好处,这对当时的百姓很有吸引力,所有通常都能达到他们的目标。而如果钱财不能收买,他们就用武力恐吓,百姓谁能为了清朝不惜命呢?
二、百姓对清朝好感度不高,清朝好与坏,与他们自身又有什么关系呢?倒不如自己能捞点好处,改善自己的生活。说不定清朝推翻了之后,日子反而能更好,既然这样,又何不帮助这些侵略者一把。所以也就出现百姓街道欢迎侵略者的场面。
三、百姓普遍没有读过书,没有文化,这就让我想起了那句“商女不知亡国恨”。百姓没有国家情节,国亡不亡他们没有感觉,也无所谓,根本不会知道亡国奴的滋味,也不会想到亡国后自己会任人宰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得民心者得天下,清朝政府后期社会环境,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土地兼并严重,互相倾轧,卖官鬻爵,贿赂成风,日益腐败。政府鱼肉百姓,百姓穷苦不堪,受到清王朝和在中国境内的帝国主义侵略者的双重压迫。颠沛流离,饿死的人不计其数,造成社会的大动荡。
在这样的环境下,政府己经失去民心了,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农民反抗斗争激烈。,老百姓就想推翻它,但是又手无寸铁,所以老百姓就利用外部敌对势力推翻政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政府是个人的政府,国家是皇族的国家,老百姓是奴隶。
因此老百姓的意识里没有政府,国家。谁给了好日子过就拥护谁。谁让老百姓过不下去了就反谁。
毛泽东就说过,老百姓的要求并不高。连生存都不给,不反才怪。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国家爱护老百姓,让老百姓吃饱穿暖,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安居乐业,上下之间相互尊重,社会公平公正,老百姓就会热爱国家,把国当做家来珍惜,来保护这个国家。如果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对百姓进行愚弄,实行苛政,无限度的掠夺索取,巧取豪夺,出现上下之间相互争利,一切建立在金钱之上,国坑民,民骗国,相互争利,百姓就会失去对国家的依赖,一切以自己的利益为主,谁给好处就跟着谁干,什么国家情怀,都被现实主义淹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清朝末期,外国列强入侵中国,炎黄子孙也在那时候受到了外国列强的欺凌。在我们现在看来,如果有别国入侵我们的祖国,我们这些手无寸铁的老百姓仍然会不顾一切奋起反抗。因为他们是在践踏我们国家的尊严,所以我们也会认为,那时候清朝的百姓,也一定都是一致对外的。但是事实上却并非如此。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国军队在港口与清朝军队打仗时,这时候在珠江两岸的老百姓只是安静的看着这场战斗,似乎这场战斗只是一场游戏,与他们无关。除此以外,还有好多人利用时机,靠着向英法联军贩卖日常用品来养家糊口,甚至有人给他们带路,收集情报。作为之后旁观者的我们都会感到愤怒不已,更何况当时饱受其害的清政府。根据记载,这些与敌军走的特接近的都是一些小商贩、家破人亡的流民和一些黑社会成员。鸦片战争期间,老百姓为何会帮助英法联军?
上一篇:多肉抵园之舞怎么拍照效果好?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