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果只把“德智体美劳”中的“智”当作教育的目标,会有什么后果?
学生,鬼谷子,自己的如果只把“德智体美劳”中的“智”当作教育的目标,会有什么后果?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的答案只要注意观察目前,就能看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为什么强调“德、智、体”全面发展呢?
假如缺少了“德”的教育,教出来的学生智力很高,社会上无德之人就会非常多,那会是个什么状况?就会到处充斥着狡诈、欺骗等等不良现象,那是非常可怕的。
遇到外敌入侵,也没人愿意以身许国了,遇到急难险重的事情,也没人冲上去了,这样的社会也就快维持不下去了。
假如缺少了“体”的培养,教出来的学生虽然智力很高,但也都是豆芽菜。国家这个大厦需要很多很多的栋梁之材,豆芽菜能当大梁吗?能撑起社会的大厦吗?肯定是不能的。
因此,必须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对于个人来说,是:身体健康、品德优良、学识渊博,堪当大任。对于国家来说,是:人才济济、国富民强、民族兴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记得我们上小学(那时刚解放没几年),伟人毛主席亲改“三好学生”排序,把“身体好”调进第一位!
毛主席想到孩子们是祖国的未来,希望祖国花朵个个身体健康,打好成长基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德才兼备是圣人,有德无才是君子,有才无德是小人,但圣人也好,君子也吧,小人也好,没有一个好的身体什么都不是!司马懿和诸葛亮的故事就说明这个问题,最后取得胜利的是司马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凡假想,一律不答。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
数学有个现象很奇特,叫做\"梯次掉队\":不是说低年级数学学好了,高年级就一定好。这是因为,数学是人类的高级思维活动,越往顶层走,需要的各种思维能力就越多。
以前我国就提倡“德智体”全面发展,这也是我国的教育方针,现在的提法是“德智体美劳”。假如只把“智\"当作教育目标就会带来严重的思想道德问题。广大学生就会迷失前进的方向,不仅会出现“高分低能”的学生,可能会培养出道德品质有问题、政治倾向有问题的学生来:火车头出了问题,最容易出轨。
身体是由众多的元素组成的,如果身体中缺乏一种元素,身体就会出现了问题。
究竟如何才是真正符合科学的教育方法呢?目前来说,短时间很难作出科学的结论。
不过,全面发展论和重点论有机地结合起来,至于朝向哪个方向只能根据各人的特长和社会发展需要进行选择了。这叫“术业有所专攻”。
大学的前阶段要接受通识教育。这样做的目的不仅对学生学习上有帮助,掌握成长思维,打下了必要的成长基础,对他们以后从事其他工作打下良好的发展基础,给学生创造自由发展的空间--毕竟他擅长什么,将来能解决什么问题,谁也不知道。奠定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不管他在哪个行业、岗位都能做出成绩。
刚上大学的大学生就是出笼的小小鸟,完全放飞自我了。但实际上大学才是一个人学习的起点,毕竟高中之前学的都是基础知识!大学学的才是应用型知识。
原因主要就是校方考虑到了万一你从学校出来,专业不对口怎么办,所以我先给你把底子打好,同时学习和工作中积累大量知识和有针对性研究,只能依靠学生他自己去解决了。这个社会上出现新的东西,在此的基础之上才能展开能力的培养,你也能轻松地掌握到手,然后寻找未来发展的方向,专攻就有了目标,驶入自己的“快车道”。
这样,真正发现专业不对口的时候,学生还通过超强的学习力重新学习,进行自我定位,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迅速学习新的专业,重新定位,再搞专业研究,同时能实现再转岗、转行,通过“自我调整”来适应新的工作情况,同时,对自己的情况进行一段时间的摸索,并在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向,发现自己的兴趣点和特长,进入自己擅长的领域,并为你自己找出最擅长的事情来做,给自己定位,从而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并在这个理论基础上开始了自己的研究。这将构造起学生事业成功的基础。
这些学校是不能代劳的,同时要认识自己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得了的,既然这样,就不如交给学生他自己来完成—解决这个性化的东西是他最需要考虑的了。因为学生最清楚自己,去发展、发掘自己,知道自己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最擅长的是什么,考虑的如何才能在将来做出最有意义的贡献。一旦确定了自己的跑道,就一直努力下去,最后功德圆满了。
上一篇:养鱼水可以浇散尾葵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