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父母和孩子相处方式,怎么才能有效沟通?
孩子,父母,自己的父母和孩子相处方式,怎么才能有效沟通?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2.平时多留意孩子的喜好,以便和孩子有共同话题;
3.在与孩子沟通上将与孩子的地位放平等,只有平等的立场才能有真诚的沟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相处方式与沟通方式的关系
不知道这位妈妈是否理解:作为父母,与孩子的相处方式,也决定了与孩子的沟通方式。
不管是父母还是孩子,在随着年龄增长的同时,双方的心理需求在不断的变化,对于对方的期待、态度、评价也会发生转变。
所以,父母与孩子的相处方式,应该随着孩子的成长而改变,那么与孩子的沟通方式肯定也会发生变化,并不能做到某一种沟通方式永远适用孩子!
当然,我们的家庭教育观念可是是不变的,因为我们与孩子之间亲情是不变的。
【二】当我是父母的孩子
我是一个做了6年教育的老师,也是一个31岁的“孩子”,我想要以孩子的口吻,来表达:如果我孩子,我希望看的的父母与我的相处方式、沟通方式。
幼儿时期(0-6岁)
1-我的世界里最安全、最能让我感到快乐的就是爸爸妈妈的怀抱,因为爸爸妈妈很爱我。
2-爸爸妈妈的话,我都能听得懂,可是,我还很小,有的时候我就是控制不住我自己:我控制不住嘴巴,它就是要哭、要到处尝一尝、咬一咬;我控制不住小手,它总是想摸摸这里,抓抓那里!
我希望,爸爸妈妈可以慢慢地跟我说,不要着急,因为我的小脑袋要转啊转很久,才能明白妈妈的话;
我希望,爸爸妈妈不要吵我,因为看到他们对我发脾气的样子,我很害怕,我会以为他们不爱我!
——幼儿时期,父母是孩子唯一的依靠,孩子需要爱,需要慢,需要知道等一等孩子
小学阶段(7-12岁)
1-终于上小学了,我有自己的房间了,我有自己的朋友了,我有自己的小秘密了,而且我知道这些小秘密可以不告诉爸爸、妈妈。
2-我见到了好多不好的东西、我也听到好多神秘的事情、它们好像很好玩的样子,我不知道这些好不好,该不该做,我想要去问问爸爸妈妈,可是,他们好像只关心我那些没完没了的作业,对于这些事情根本不感兴趣,算了,我就悄悄的试一试!
3-我做错了事情,妈妈很生气,狠狠的批评了我,爸爸打了我的屁股,很疼。我知道自己错了,我记住了做错事就要受到责罚
。我以为爸爸妈妈不爱我了,没想到,在我承认错误之后,还是给我做了好吃的饭,我知道他们还是很爱我,我记住了:以后不能做不对的事情!
4-爸爸妈妈又再说班上的小朋友这个考的第一、那个得了奖状,好烦!我觉得爸爸妈妈喜欢的是分数和奖状,他们不喜欢我!我真的想告诉他们:我已经很努力了
,而且这次考试我比上次还多了9分!
——孩子需要自由的空间,从小学开始,父母就应当学会尊重孩子,这是相处的基础;
——小学阶段孩子的“是非观”“对错观”都需要父母进行引导和树立。此时正是孩子价值观成型的黄金期,“是非对错”应当是此阶段完成,而非任由孩子发展,更要摒弃“长大就知道了的”荒诞传言。
——父母应该保持一个家长应有的威严,保留使用责罚的权力。“朋友关系”这种相处方式,在孩子没有判断辨别能力之前,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父母应当保持积极的相处方式,挖掘孩子的进步,而非“以短比长”,承认孩子的不完美,对孩子来说就是最完美的相处“妙方”
小学阶段,父母与孩子的相处态度:保持权威、纠正错误、尊重隐私、积极鼓励、承认不完美
中学阶段(13-15岁)
1-我有喜欢的明星,我要和他一样的发型和衣服,我觉得我和别人不一样。我希望爸爸妈妈能理解我是个大人了!
2-我有喜欢的女孩子/男孩子,我觉得他很善良、学习很好、画画很棒、唱歌好听,我也希望自己学习好、画画好、唱歌好,我要努力了!
我悄悄和妈妈说了,妈妈没有像网上说的那么恐慌,
妈妈说:美好的品格本身就很吸引人,说我喜欢的是这种美好的品格,而不是那个男生\\女生,妈妈还说:优秀的技能看起来很吸引人,但是想要到达是要付出很大代价的。我不信!在报了一个美术班之后,我信了!
我也信了,我喜欢的却是画画好,而不是那个男生\\女生。
3-我想养只小狗/小猫,爸爸妈妈说,不能耽误学习,不能影响睡觉和休息,如果养了小狗/小猫,学习跟不上的话,我就不能养了!我和妈妈达成了“协议”,我觉得我应该能继续保持,不会让妈妈“得逞”!
4-我看到了一个隔壁班的男同学被欺负,我就过去帮了他而打了那些欺负他的人。后来,爸爸来了。爸爸没有上来就打我,而是问了我整个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最后再跟爸爸回家的时候,爸爸说我帮助弱小很棒,但是方法用的不对
,为此,我和爸爸专门上网搜了怎么保护自己的同时,帮助别人。
——初中阶段,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标准,这些是非标准的来源除了来自父母之外,也有部分是来自书本的,这时孩子的判断标准第一次与父母发生了碰撞,这就是父母常说的孩子的叛逆。
——父母在此时与孩子的相处方式、沟通方式就要格外谨慎!要在尊重孩子强烈的自尊心基础上,站在一个尽可能客观的角度与孩子进行沟通,可以允许孩子辩驳,但要让孩子说出信服的理由以及为此而即将付出的行动和措施。
——父母依旧要保持权威,但是这种权威尽可能的少用或者不用,就像是“核武器”一样的作用。经常使用,你在孩子心中的权威就会遭受质疑,开始降低!
高中阶段(16-18岁)
1-我已经知道要考大学了,我知道这是关系到我未来的阶段,我的压力有点大,有点烦躁
,我想听歌放松、我想看会儿喜欢的动漫、我想去打会儿球。
妈妈好像看出了我的压力,妈妈没有阻止我听歌,没有阻止了看动漫,只是告诉我注意时间,不要影响休息,我说我知道了。
其实我是有时间分寸的,感谢妈妈没有一遍一遍的来我敲我房间门,没有一遍又一遍的监视我。
2-期中评测,考的不是很好
,我不知道爸爸妈妈会怎么说我,我心里很慌、很内疚。
没想到,爸爸和妈妈问我的第一句话是:错的地方,不会的地方弄明白为什么了没有?
而且爸爸妈妈还陪着我一起复习了做错的地方。
我听说:隔壁班的小明,又被爸爸打了一顿,被妈妈捞到了一路,好像回家以后半夜爬到楼顶准备跳楼,最后被发现以后,小明爸爸妈妈哭了一晚上。后来,小明的爸爸妈妈很少唠叨他了,小明也没再想要做傻事了。
上一篇:新冠病毒有卷土重来的可能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