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孩子3岁前该不该提前教育?
孩子,父母,汉字孩子3岁前该不该提前教育?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育也细分为很多种,比如文化知识、生活常识、生命安全、人际关系……孩子3岁了,可以适当地教他一些生活常识,比如物品名称、安全常识、人际关系,教孩子学说话和表达自己的需求,学习与家人、小伙伴相处和玩耍等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育儿专家说养育孩子最难的时期是在孩子2~3岁那年。如果能成功熬过这一年,父母就是给自己养育道路上开了个好头
在孩子3岁前父母要树立自己的威信,这样就能利用自己的威信及时纠正孩子所犯的错误了。对孩子性格的培养最好的年龄就是在3岁前,俗话说的好,孩子3岁看大,7岁看老。
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不知道什么是对自己好的。所以需要父母做出正确引导。在孩子出生时不用自己表达任何意愿,父母就会把自己照顾的很好,在3岁时如果父母不做出转变,孩子就会认为父母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
有位妈妈在聊天时说道,家里就一个小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直是把他当做家里最重要的宝贝,从出生到现在3岁了,全家人的重心就一直放在孩子身上,可以说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也造成了孩子在家里就是一个小霸王的角色。突然感觉孩子越来越会无理取闹,也有了自己的想法了。
因此孩子三岁前是教育的第一个黄金期,下面教你几个教育的办法,让父母成功的做好第一阶段的教育:
不要纵容。父母要学会对孩子适当说“不”,面对孩子反抗时要坚持自己的立场。孩子对挫折的耐受力轻度决定了孩子最终的独立能力。
职责分配。父母必须减少为孩子做事,尽可能的把孩子自己能完成的事分配给孩子做。并且教会孩子自己做,这样的方式既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又能为自己腾出时间,一举两得。如自己刷牙、洗脸、吃饭都应该让孩子独立完成。
限制过度亲近。父母可以在心理和情感上与孩子划清界限,在孩子遇到问题时,应该要引导孩子自行解决,当孩子自己无法处理时,父母再提供帮助。这样可以解决孩子过度的黏着父母。
规矩。在孩子3岁前父母要制定好规矩并让孩子学习这些规矩,首先不可以随意打断大人的谈话。对于孩子来说立规矩是一个漫长而且痛苦的过程。在3岁左右给孩子立规矩可以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让孩子自律。
做好榜样。3岁左右的孩子是好奇心很重的年龄,学习能力也是最强的年龄,父母要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性格养成最好在孩子3岁左右,因此父母在孩子3岁时要适时的纠正出现的错误,鼓励孩子学会主动思考,引导孩子做出良好的语言表达,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一切的教养方式最主要的是要依附于父母的决心与耐心。
尽管父母都很关心自己的孩子,但是孩子们往往无法赞同自己的父母。因此你在教养方面一定要果断、要善于管理,要坚定自己的目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个人认为孩子3岁前该不该提前教育需要结合家庭情况和孩子个人意愿等考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觉得适当的启蒙还是要的,例如英文、音乐,数学…。但是不要硬性学习,例如让孩子学写字,学背诵…。启蒙是让孩子对各种科目感兴趣,虽然也属于教育,但不会让孩子感到排斥相反会感兴趣,这样的教育是有必要的。如果是为了学会某些特长硬逼着去学就会适得其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三岁之前是应该给孩子进行启蒙教育,但反对超前教育。
根据相关科学研究:启蒙教育是顺应儿童发展规律,进行开发和引导孩子潜能;而超前教育则是为了更好更快的教育效果将更深更难的知识,能力提前强行灌输给孩子,并追求相关成果!
启蒙教育
启蒙教育并不是单纯地为了提高智商,而是让孩子在教育活动中开发潜能,是一种重在学习过程而不单纯追求技能训练和知识掌握的教育,使孩子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容易吸收知识、发挥特长等。
在孩子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进行必要的培养教育和训练,对于孩子身体发育和智力开发有利。
许多家长认识到了这一点,然而一些家长却走向了极端超前教育。
超前教育
超前教育是将教育的力度和内容超出孩子年龄阶段正常心智水平的教育模式,更多地注重孩子知识技能上的学习,而非早期教育的能力的提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