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对哲学著作不感兴趣是毫无哲学天赋的表现吗?
哲学,天赋,著作对哲学著作不感兴趣是毫无哲学天赋的表现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感兴趣、没有悟性的人不宜学哲学专业,看书会头大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题主是不是没有进得去哲学著作的问题域?哲学著作的种类也蛮多的。
讲演录、散文,甚至有些哲学史也算哲学著作,比如海德格尔的哲学史,猜测题主可能更喜欢看教材或听课?如果是这样,其实可以尝试先读一读比较友好的哲学著作,比如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我一直觉得亚里士多德超友好的,我推荐给没有哲学基础的朋友看,她也能看懂,而且很喜欢。
哲学教材不足之处还是挺多的,题主应该是对哲学有兴趣的,哲学天赋不是很好去量化,但是要想真正入门哲学,看原著是不可少的。
推荐阅读:
1.《小逻辑》
人们提起黑格尔的书,总把他和康德看成大山,实际上,人们只是缺一点匠人精神去进入那个视阈当中。对比各种介绍黑格尔的教材或注释,我们回到其著作,反而使得我们理解他们的思路更清晰了,小逻辑就是一个典型。逻辑是哲学的地基,与其纠结自身的哲学天赋,不如把地基好好打牢。
2.《朝话》梁漱溟
梁漱溟先生是现代新儒家的开创者,朝话里面包含了他的人生态度,对各种人生问题的看法,对青年人有很大的启发。
或许可以看一些友好的哲学著作打破繁难的印象,并进入作者的时代和问题域当中。哲学决不是纯粹思辨的东西,哲学是活着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哲学教人思考,除此无其他用处。哲学著作也是作者思考后的写作文本,有人感兴趣有人不感兴趣,这与天赋无关。哲学书不是都很枯燥,有些哲学家就是很好的写作者。个人认为哲学书比经济学书好容易看多了[呲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您好,我认为对哲学著作不感兴趣并非是毫无哲学天赋的表现。但是研读相关著作,是探索一门学问最重要的实践方法,不仅仅是哲学,其他学科也是。
所有能称之为天赋的东西,都会带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成份。
朱熹很小的时候就曾问老师:“头顶是天,那么天之上是什么?”
陆九渊三四岁的时候就问老爹:“天地的边际在哪里?”
明代哲学大家王阳明更是在很小的时候,就做了一首这样的诗: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如月;若有人眼大如天,还见山高月更圆。”
这首诗体现出小王阳明看待事物的独特眼光,也是哲学天赋的一种。
我觉得自然萌发的探索心理,或者与众不同的观察角度都是天赋的一种。天赋有很多种表现方式,不能因为某一方面表现不佳就做出毫无天赋的判断。
但是,更多的时候,天赋都是与学习进度和成就挂钩的。要想在哲学方面有所深入的研究,或者取得一定成就,千万不可脱离书本的学习而空悟哲学。
对哲学著作毫无兴趣,或许是阅读能力的问题,也可能是心态的原因。可以尝试听听读本,或者视频解读的方式去接触,或者锻炼自己的阅读能力与心态。
话说回来,天赋固然重要,但没有后天的努力,都是一场空谈。伤仲永的故事,至今都在重复上演。题主若是真对哲学感兴趣,相信你也不会轻易放弃,而是会通过各种途径去探索的。加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是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哲学是帮助你思考,训练你的思维能力的作用!
你如果需要提高思维能力,那就去看看合适的就行了!哲学著作无需多!
生活本来就是哲学,哲学也可改变生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一定的。佛主以前有个笨徒弟,学什么法门都没用,后来老师教他扫地,有一天忽然顿悟成道了,而且境界海特别高深。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