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诸葛亮与赵括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他的,赵王,的人诸葛亮与赵括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两人出山之前都是饱读诗书,都没有真实的领导经历!诸葛亮出山便能力挽狂澜,让江山易主!而赵括一出山,直接给赵国带来了灭顶之灾,40精锐损失殆尽!他们俩有什么我们没有察觉到的本质区别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自古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诸葛亮和赵括有很多不同之处,所以他们是无可比性的。
一、诸葛亮和赵括所处的形势不同
长平之战开始时,赵国已经无帅可用,而秦国正是人才鼎盛时期,可以说长平之战是历史的必然。
战争开始的时候,赵括的父亲赵国大将赵奢已死,蔺相如也有很重的病,赵王只得派廉颇出战。
可是廉颇已经很老,初战就失利,不得不坚壁不出,死守在大营里,也不是长久之计。
而诸葛亮出山的时候,当时形势远比赵国要强得多。刘备手下有关公、张飞、赵云三位猛将,缺的是运筹帷幄的谋士。刘备借住樊城,还可以有缓冲的余地,而赵国当时无将可用,危在旦夕。
二、赵王和刘备不是一个等级的人,所以诸葛亮和赵括处境不一样。
刘备本身就是很有谋略的人,何况他也有一些武力,虽然只是二流,但比起一般战将还是强一点。
反观赵王,可以说文韬武略全不行,如果没有手下顶着,可能一天也过不了。
实际上当时赵王听信谣言,一意孤行。并不是赵括主动请战,更不是赵括暗中买官,而是赵王的旨意。
赵奢活着的时候就已经和赵王说过,不要重用赵括,而且赵括出征前他的母亲也找了赵王,说他儿子人品不行,不适合领兵打仗。实在无法的情况下,才说如果儿子失利了,不能连累赵家,赵王也答应了。
蔺相如也劝赵王说,赵括只读了他父亲的兵书,但不懂机变,不能用。可是赵王谁也不听,独断专行。
三、诸葛亮和赵括的才能不一样
赵括出身贵族,他所接触的都是上层社会的人物,整天声色犬马。他的军事才能都是由书本上来的,根本没有实际经验。
诸葛亮布衣出身,本身就接触底层百姓,一些风土人情了然于胸。而且早年跟着他的叔父诸葛玄走南闯北,后来到荆州,他叔父死后,才在隆中隐居。
所以诸葛亮除了自身聪明以外,并不是像赵括那样死读书的人,不然他怎么有那么高的视野。而且他的所学很庞杂,可以说天文、地理、星象、八卦等都有涉猎,并不是只读兵书战策。
四、诸葛亮占尽天时、地利、人和,而赵括什么也不占。
诸葛亮所处的时代是天下混乱,正是英雄辈出的时候,不然他也发挥不了自己的才能。这是天时。
有刘备这样信赖他的明君支持,这是人和。
荆州、蜀地,多为山地,地形复杂,易守难攻,这是地利。
反观赵括的时代,秦国强大而赵国衰微;有赵王这种独断专行、刚愎自用的领导,又有无数人对他的不信任;兵临城下,势如累卵。所以赵括不具备取胜的条件。
四、赵括并不是无能之辈,只是缺乏战争经验。错误在赵王的用人不当、一意孤行。
据史书记载,直到赵括被射杀时,赵军仍旧保持四十万人的主力军,而且赵括亲率精锐杀敌,不然不会被射杀。
长平之战险些成为秦武安君白起的滑铁卢。武安君在随后的邯郸之战中,拒绝当统帅,他说:“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伤亡过半,国内空虚!”
可见赵括并不是无能之辈,不是后人评价的那样一无是处。
所以,诸葛亮和赵括并不是一样的环境,没有可比性。历史是属于胜利者,溢美之辞始终都站在胜利者一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诸葛亮足智多谋,是智慧的化身,人们把爱谋化打仗的称为“小诸葛”,白崇禧就是例子。赵括只会纸上谈兵,夸夸其谈。其父赵奢就知道他的臭毛病,称其不能带兵打仗。赵王为了取得胜利,用赵括代替有丰富作战经验的廉颇,结果造成四十万大军被坑杀,把赵国的本钱全部败光。赵括怎能与诸葛亮相比?如果拿马谡与赵括相比差不多,都是只有理论,没有实战经验,终归以失败告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个创造成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另一个也创造了成语,纸上谈兵。你说他们有啥区别?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诸葛亮青少年时代,颠沛流离,尝尽人间疾苦,昼耕夜读,志向远大。出山之后,行军作战,能够活学活用。赵括是官二代,虽熟读兵书,但其纸上谈兵、目空一切。如果赵括要是在诸葛亮帐下,估计也会和马谡一样的结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诸葛亮是一个正确的人活在了相对于他正确的年代;赵括是一个正确的人活在了相对于他错误的年代。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