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诸葛亮一直想北伐曹魏,而没有国际意识向现印度,伊朗,土耳其甚至欧洲方向发展呢?
蜀汉,恒河,汉室为什么诸葛亮一直想北伐曹魏,而没有国际意识向现印度,伊朗,土耳其甚至欧洲方向发展呢?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那么为什么诸葛亮不继续往南扩张呢?按照地图炮和蚁影党的想法,那就该一路南下,灭了缅甸,再吞并泰国越国和老挝,向西挺进印度,然后一路伊朗、土耳其、欧洲这样打下去。
呵呵!这个,就叫做画饼充饥,坐在冷落小乡镇的寥落早点摊前梦想自己将来有一天会成为新一代马云马化腾马兰花和马大哈。
诸葛亮西征,其实就是这种梦想的古典版本,背后透露的,是对亚欧大陆地理、气候的一无所知。
首先你要知道,在当时的科技条件下,没有一个中原帝王会主动入侵缅甸,他们更大的可能,是去把越南拿到手——这是可行的,汉朝就干了这件事,直到五代十国那个时代,越南北部还是中国的标准省份,要知道那时候黑龙江还不是呢?
但缅甸不行,为啥?因为气候,太热!更因为地理约束,古代军队但凡发起进攻,必然是溯流而上或泛舟而下,不论是上还是下,都会选有水路通行的地方。你看中原为何能很早统一为一个国家,不就是因为黄河么?而后黄河调头入淮,中原势力又到了淮河。再往前,则是长江。广西广东福建这些省为何很晚才进入华夏序列,不就是因为山岭阻隔么?
而从云南去缅甸,就没有这样一条大一点的河流,允许蜀汉军队泛舟运粮运兵,更不用说康庄大道了。诸葛亮能打到永昌郡,已然使出了古代华夏民族的最大努力。再往前,老实说既没有那个愿望,也没有那个能力。
你要知道,一直到清朝,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发展到顶峰的那个年代,清朝的大军,确实攻打过缅甸,但是不客气地说,大清国其实在缅甸是吃了亏的,损兵折将谁也不好意思提。而那会,尚是大清国的乾隆盛世。
盛世的大一统帝国都征服不了缅甸,你让诸葛亮去?呵呵!诸葛又不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看一看三国地图和现代的中国地图,其实就能明白了。
一、往西走
蜀汉盘踞四川,西面是青藏高原,下山容易上山难的地方,况且那个年代没有世界地图,诸葛亮也不知道这块高原有多大。古代上青藏高原,没有准备的话,和送人头没啥区别。
二、往北走
往北翻秦岭,走现在甘肃省的“河西走廊”,可以西出到东亚,然而三国时候,河西走廊是被曹魏控制的。而河西走廊的西出现在的新疆,东出就到了诸葛亮多次北伐汉中一带。也就是说,诸葛亮若北伐成功拿下汉中周边地带,就能借助汉中平原肥沃,建立基地,向西可以走河西走廊去中亚,向东出潼关、函谷关到达中原曹魏的核心。奈何北伐拿下汉中,汉中却成了边境,无法安心发展……
其实以汉中为基地,往东是成本最低的发展之路。
三、往东
往东,就是大巴山脉一系列的过渡到中原的山脉,那个年代最快的路是走长江,出三峡过夔门的水路,进入现在的湖北“荆楚之地”。然而却是东吴的地盘,东吴擅水战,三国那会儿可没有三峡大坝来实现“高峡出平湖”,在四川做好战船,是无法通过长江三峡的。所以,蜀国水战无异于就是垃圾中的渣渣。
大巴山系就是现在重庆往东走,包括重庆东部、东南部、四川川东地区,看起来简单,然而我国解放后的“西南剿匪”就在这片,可见这片地形的复杂程度。
四、往南
往南则是现在的贵州,广西,广东一线,需要过长江,过崇山峻岭,结果还是东吴地盘,山高路险虫多,瘴气多。
西南则是现代的云南、越南、老挝一线,但是“西南横断山脉”的十万大山,以及蛮夷之地多瘴气,多毒虫。即使到现代,横穿西南原始森林,热带雨林都是危险重重。更何况三国时代。
最后
可以看到,四面环山的四川,虽然是蜀国的天然屏障,但是对于蜀国外出扩张也成了限制。因此在历朝历代,四川都没有多大的参与感,就是因为进出不易。
若我们回答有用,有趣,有知识普及,给个关注,点个赞吧。谢谢大家支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距今1700多年的三国时代,处于农耕文明的中早期。那时的人类,对天、地、人的认识,是粗浅、简单而朴素的。魏、蜀、吴的霸主们,看到的无非是一见之天,争夺的也就是方圆之地。至于方外世界,有山有水有人,对他们来说是不可思议的。
所见决定所为。于是乎,他们在这块看得见的土地上,杀杀伐伐,忙得不亦乐乎。整天就是想,你吃掉我,我吃掉你。现实中的世界,尚且没有搞定,哪有闲工夫去思考“传说中的世界”。
即使像诸葛亮如此才华盖世的人,也裹挟在这样的时代洪流之中。既然“隆中对”提出的“天下三分”的政治主张已经实现,接下来就是“北伐曹魏”“兴复汉室”。为了实现第二阶段的战略目标,诸葛亮是亲力亲为,劳心劳力,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可以预料,如果诸葛亮“北伐曹魏”的目标实现,必定会开启第三阶段“剿灭东吴”“一统天下”的军事行动。诸葛亮在这场“兴复汉室”的宏图伟业中,像一只高速运转的“陀螺”,一发不可收。只有达到了西汉高祖刘邦、东汉光武帝刘秀开拓的疆土境界,诸葛亮可能才会有“罢休”之时。
人的眼光是受时代局限的。不要说当时的人不知道有诸如“印度、伊朗、土耳其”等“化外之地”的存在,即使知道,以诸葛亮之能,秉持务实为上,在没有完成“天下一统”“兴复汉室”大任之前,“务虚”的“国际意识”是不会有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