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有的宁愿向大股东溢价50%收购而不在二级市场买入股份?
控制权,投资者,上市公司为什么有的宁愿向大股东溢价50%收购而不在二级市场买入股份?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为什么有的宁愿向大股东溢价50%收购而不在二级市场买入股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
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如果直接在二级市场上买,破坏股票供需关系,导致股价快速拉升,出现低价买不到的现象。可以参考大佬举牌格力事件。
第二个原因是故意放出来的利好,想用所谓的利好推动股价的上涨,典型的割韭菜行为。
其实识别方法简单,如果是优秀企业,1的可能性大,如果是渣渣企业,2的可能性大。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问题的关键在“收购”。
什么是收购?收购是新投资者确定公司的经营控制权,原来的投资者放弃或丧失公司经营控制权。
股份公司的控制权就是体现在股东间持股比例(不考虑一致行动人)。大家都知道,公司股权关系的几个关键密码,涉及控制权的主要是三个,67%绝对控制、51%的相对控制、34%的安全控制(否决权)。但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就有另外一种风景,因为上市公司股权非常分散,即使达不到67%、51%,只要在份额上相对其他小股东拥有“绝对优势”,仍可以取得控制权,现在上市公司中不少实际控制人的上市公司持股比例仅在20%左右。
现在可以回答问题了。
“收购”上市公司,取得控制权,就要在股份份额上具有“绝对优势”。一般情况下,收购前,上市公司有实际控制人(在股份份额上具有“绝对优势”投资者),这种场景,有两种策略。一种,从除原“绝对优势”投资者之外的投资者中买入股票,并使得股份份额相对其他投资者(包括原“绝对优势”的投资者)具有“绝对优势”;另一种,主要从原“绝对优势”投资者手中买入股票,使得原“绝对优势”投资者变成小股东,自己替代他的位置,直接具有“绝对优势”。相比较,后一种方式效率高、成本低。
因为,第一种需要买入的股票数量大,又是一种竞争性收购,价格不可控,甚至会触发“要约收购”(持股百分之三十需要继续收购购票的)。国内典型的案例就是爆发于2015年的“宝万”之争,在将近两年股权争夺期内,万科股票从10元左右,上涨到25元以上,涨幅150%。如果是一个体量小的上市公司,股价还不飞上天了。
所以,协议收购是上市公司收购的主要形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二级买入达不到控制企业的目的和人员管控,所以要溢价买控制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真正的原因在暗地里,利益链输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二级市场上出这么大的买家,你以为价格还会仅仅溢价50%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目的不一样
上一篇:美国肺炎超200万,死亡超10万为什么经济还没垮掉?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