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未来5年,中国“房市”和“股市”究竟该何去何从?
股市,楼市,牛市未来5年,中国“房市”和“股市”究竟该何去何从?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要不你抛个硬币试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楼市是标杆,股市是旗帜
两者是双赢[灵光一闪][灵光一闪]
无房者别着急,进介股市是良机,选对股,走对路,长线持有别松动,5年之内赢大利,到时转手看房去[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给你理顺一下,2007年是大牛市 2008年大熊市 然后2009年房价暴涨 随后楼市调控,2014年大牛市, 2015年大熊市, 2017开始楼市大涨 2019楼市调控 ,那么不言而喻了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目前大盘未知的一些思考以及判断
自从1989年中国股市开门的哪一天起,我们的A股就随着国家的成长而成长,期间经历了多次牛市和熊市,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大盘经历的2次大的牛市,对于45岁以下的股民来说印象深刻。其中一次从2005年的998.23点涨到2007年的6124点,大盘涨了六倍多,然后再跌回1664点,横盘整理了5年,到14年迎来了新世纪的第二次牛市,这次牛市由于是杠杆牛,所以短短一年就因为杠杆断裂就夭折了,目前也是跌到2638点后的第五个年头,A股的估值水平有一次来到了历史的相对低位,股市整理的时间也长达了5年,牛市随时都可能到来。可以说目前的大盘若是没有疫情的原因,估计牛市已经开始了。
再加上中央政府多次强调房住不炒,高房价已经绑架了我们的经济,绝不太可能大起大落,只能求稳,时间换空间化解风险。随着老百姓的财富增加,从年初到现在5个月公募基金的销售就可以才看出,大量的中产阶级急需合适的投资品种满足财富保值的需求,所以顺哥大胆预测,3000点以下均是A股的价值洼地,有且只有我们的股市是下一个货币财富的蓄水池。
接下来我们从技术图形上来获取另外一个方面的参考。
从年线看,我们会发现大盘随着中国的经济涨涨跌跌,起起落落,但是始终都是贴着20年均线一路往上(2008年以前还没有20倍,最近2次牛市是这样的走势),而且20年均线一路向上。所以无论疫情和外部不确定环境因素怎么发展,只要我们控制住了,大盘最多去试探那一根20年均线,对应的点位为2546.84点,所以那些幻想大盘跌破2400,跌到2000的人,是永远等不到建仓的哪一天了:)。
从月线看,我们会发现大盘从5178到现在都走在一个收敛三角形区间内,三角形的下沿是月线的上升趋势线,在2014年牛市启动前,我们可以看到月线macd一直是红柱,且在启动的最后几个月几乎都是横盘震荡,所以对比一下,上证目前也就是在震荡的位置,只需要外围走稳,再来一根导火索大盘就会随时启动。
从周线看,我们会发现大盘从2638点启动的蓝筹行情到3578点后,一路下跌,最低跌到2440,迎来一波报复性反弹,回头看,有说法是当时是为了化解大股东股权质押风险而发动的行情,无论如何我们应该尊重市场,存在即合理。大盘在疫情的影响下,最低跌到2646点,也就是0.191的位置,目前在2646和2879点震荡(之前突破过,但被20周均线压制跌回正当区间)。犹豫均线为牵引到位以及外围不确定因素,因此从周线看,短期不排除大盘继续震荡,待大盘突破20周均线并站位后,再进行行情确认。
从线看,大盘继续保持在上升通道内,周四晚上的预测也基本准确,今天成交量保持的不错,需要继续牵引均线。
总之,大盘目前就在牛市前的整理期,所以,所有中产要想保持财富不缩水,适当的投资A股市场是合适的,随着国家的继续繁荣昌盛,我们一定能收获国家发展的红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楼市我不知道,但是股市我其实一直觉得主力目前是在撤退,但是撤退的相当高明。
现在抱团股反复肯定会有,这么多筹码是不可能一轮出完,但是方向就是出货。出完货才会步中小创后尘。所以抱团股我还是会做,但是理念是控制仓位,波段操作。
中小创也是在撤退,目前的反弹结束还会下跌。我在16,17,18年三年都是赚钱的,因为那时候我的指导思想就是中小创要拦腰下跌。现在不会这样对待中小创了,但是指导思想还是空头。
因此,我觉得未来股市的钱要板块轮动,控制仓位,以波段操作理念为主。最好不要有什么大行情的想法。而且以后的大的机会是在中小创真正见底。目前方向上还是要等。
我觉得分析股票说到底还是一个字,猜,所以我只能分析方向,没有其他高手能判断肯定会怎么走。我的优点是选股,而且是短线好股。因此我的盈利都是短线堆起来的,不是长线拿住的。我建议目前不要有长线思维,没有水平的操作控制仓位。我自己也是。
上一篇:退休老教师7月份有工资补发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