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不公平是常态,被比较也是常态,你怎么看?
不公平,自己的,公平不公平是常态,被比较也是常态,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我想起之前看的一篇文章,作者说她去听了黄执中的一个讲座,期间,黄执中问了个问题,你们中间有谁被背叛过,场上的人大部分都举了手。然后又问,有谁背叛过别人呢?这时举手的就寥寥无几了。
这个场面我觉得还蛮有意思的,提到被背叛的经历,我们脑海中马上可以想起许多令人愤怒的回忆,但是位置掉转一下,我们又很容易忘了自己背叛别人的事,或者压根儿不觉得是背叛。
我想表达什么呢?
我想说的是,其实我们都是通过滤镜去看待这个世界的,而所谓的“不公正”就是指因为预先判断而让我们差别对待他人,或者被差别对待。至于比较,其实人的一切感知都来源于对比。比如,如果所有人长得都差不多,我们就根本不能区分美丑;如果所有食物都是一个味道,我们也尝不出好坏。
所以从这个角度讲,这两句话有一定道理。
但是,人之所以为人,从生理角度来说是我们有发达的新皮层,就是在这里萌生了理智——我们可以思考、做计划……这一切让我们和其他动物能够区别开来。
能够思考有多有用呢?
就像之前说的我们是透过滤镜看世界,相当于你带了个眼罩在走路,那么眼罩越厚你是不是越难走呢?可能很难摘下眼罩,但是能让它薄一点我们也会好过一点,对吧?
这里的眼罩其实就相当于“预先判断”,让它变薄,其实就是我们在思考辨别信息。
举个栗子,我相信很多人都觉得女司机开车不安全,为什么呢?因为老是看到女司机出事的新闻,对吧?但其实,女司机的事故率要低近一半。
再举个例子,假如你有几个朋友创业成功了,是不是会让觉得自己创业也能成功呢?但其实,创业成功率只有1%。
所以说,太依赖“预先判断”会非常危险,而预先判断就是偏见甚至歧视的前提。我们可能很难消除偏见,但是有意识地审视自己的想法,可以极大减轻偏见,这一点已经有许多研究支撑。而消除偏见和歧视,很明显是对你我都有好处的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认可这个观点,努力去做好自己,有相对的公平,已经是不错的社会形态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吓着了么?吓着了,真正吓着了呀!惊慌失措小鸟,羽毛尽湿,眼泛茫然,怀疑犹豫,左右摇摆……所以,可能之这一切,惟有屈指可数恐惧鸟儿,被当作悲哀的代名词。并在不作假的我面前,映现几只、十几只……甚或一群又一群,聚集着栖停,张惶,左顾右盼,掠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公平和被比较是相对的,理解是因人而异的。其中最重要的是你自己,自己性格被教育好了,这些往往也就被忽略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公平是常态,被比较也是常态” 其实这不光是职场上的问题,生活中也到处是此类问题。我认为人的心态一定要好,你改变不了外部的环境,改变不了他人,但你可以调整你自己的心情,如果你因为这些不公平,被比较而心烦意乱,难免会影响你做事的表现,如果你因此而长生闷气,难免会影响到你的健康。
不公平,被比较是常态,是每一个在社会中生活的人都遇到的问题,没必要过分在意。这世上绝对的公平是不存在的,你觉得不公平的事,别人从他的角度也许认为很公平。而你觉得公平的事,别人也许认为不公平。
因此,放宽心,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其它的就顺其自然就好了。你管不住别人怎么说,也管不了别人的眼光,因此,何必自寻烦恼。
专注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喜欢可以关注我,分享文章和微头条,了解最新行业动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公平才是世界的常态
从出生那一刻,不公平的一生也随之开始,有的人健康,有的人的人为了应付身体就会花去大部分精力;智商,家庭情况也成了不可改变的自我的一部分,有的人说普通人的智商都差不多,但差一点真的差很多,对一个问题本质的把握,以及记忆力都起着决定的作用。有的人理解一遍就能记住,有的人要一次又一次,甚至连静下心来去理解都很难做到。信命之后唯一要做的就是接受,命好的珍惜资源;命不好的不要太过郁闷,不要去羡慕,不要做过多无谓的努力,平静的面对每一天。
有一个现象大家可能都有体会,那就是贫富差距好像越拉越大,越有钱的人越来越有钱,财富都集中到他们手里了,穷人和他们的差距好像越拉越大。为什么世界这么不公平呢?科普作家万维钢前一阵发文说,世界上的财富是遵循幂律分布的,大部分的钱会集中在少数人手里,不公平才是这个世界的常态。
上一篇:仅就拍照而言,与同级别单反相比无反(微单)的优势是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