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复读8年考上清华大学到底值不值得?
清华大学,目的,清华复读8年考上清华大学到底值不值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复读8年考上清华大学到底值不值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的观点,把8年的青春年华浪费在考清华大学上非常不值,类似“范进中举”和“清华大学毕业做保安员的张晓勇”,以为考上清华大学都可以光宗耀祖,就可以获得满意的工作和事业,不要心存这样不切实际的幻想,这只是在自欺欺人。
我们的人生目标不应该仅仅是考上清华大学,应该有更加务实一点的目标,最起码早一点找一份收入不错并且满意的工作,尽快的改善家里生活条件,早一点成家立业,对父母尽孝,或者说有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等等,这才是一个年轻人应该去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换一句话说,就算你考上清华大学又能怎么样呢?等到你清华大学毕业的时候,已经是到了30岁而立的年龄,你才踏入社会,而你的同龄人早已有了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到了这个时候,我真不知道你会有什么感受?
当下社会,大学本科教育不再是精英教育,而是大众教育,高校培养的硕士生和博士生越来越多,学历文凭只是进入用人单位的一块敲门砖而已,进入企业之后,还是看你的工作技能和工作能力。
磨炼和锤炼自己的工作能力,则主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脚踏实地,从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有滴水穿石的坚持和毅力才可以,有了非常出色的工作能力,才有可能在企业中获得晋升和加薪的机会,才有可能在未来有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
最后,我想对这些执念复读多年考清华大学的年轻人说,能考上清华大学当然好,没有考上清华大学也没有大不了,上什么大学不能改变你的命运和未来,能改变你的命运和未来的是你的工作能力.眼界.格局.胸怀等等,而这些本事在大学里是学不到的,要踏入社会,融入社会才有可能学到,越早越学会,就会更早更容易有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磨镰不误砍柴工》
磨镰是手段,砍柴是目的,前提是不能耽误烧柴做饭,不然吃什么?目的和手段必须分清,范进80多岁中举,他也是把手段当成了目的,“目的”达到后再干什么,他不知道、知道也干不了了。八年来考上清华成为这位有志者的目的,“目的”达到后再干什么,他不去想,想了恐怕也干不了,因为他已经疲惫不堪,我见过不止一个勤奋的学霸,考上名牌大学后,自认为自己、家长的目的都达到了,失去目标了,结果思想垮了、学习垮了,毕不了业了。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不以应用为目的的学习,不可倡导。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值不值是很个人的看法,每个人的评价标准都不同。
就问的这个问题,复读8年考上清华大学。
我的答案是:我认为不值,我无法接受,因为我的人生目标不是清华大学。
但是如果一个人的人生目标就是清华大学,那花8年的时间实现人生的目标,太值了啊。当然我不鼓励复读,因为在我看来复读浪费了教学资源,浪费了珍贵的录取指标,更是在浪费自己的大好青春。不值得提倡,如果考生都这样,那绝对是教育的灾难。
"水木清华"是清华园内最引人入胜的一处胜景,位于工字厅北侧,常被与颐和园中的谐趣园相比,被称为清华园的"园中之园"。
让我们看几个案例,看看复读N年读名校的得与失,其实每个县级高中都会出现这样的高考狂人,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县城,所以案例简直不要太多。
一、起点高一点,真的狠狠狠重要,对于普通人,时间成本真不算什么
说的残酷一点,专科毕业生人生所能达到的顶点(年收入50万),可能只是清华毕业生的起点(年收入50万),甚至很多清华毕业生能做到的事,专科永远做不了,比如选调生。
案例一:我所在的高中,不过没那么夸张,只是有位考生复读5年后考上了中山大学。他曾经的高中同学读了师范,毕业回到母校教书的时候,他还在参加高考。但他从中山大学毕业后,分配去了市里的教育局,而他的同学,还是个高中老师,你说值不值?
他失去了什么?
失去了5年,5年的青春,他同学一年挣3万块钱,5年比他多挣了15万。
他得到了什么?
起点高,毕业一下子去了市教育局,做了公务员,理论上成了他所读高中的校长的领导,这样说没问题吧?
这个案例,我认为还是很值的。
二、你以为不值,但是又怎么知道别人心里的小算盘
复读可不仅仅是付出,复读也有收获,人家复读说不定都比你工作赚钱。
案例二:又是一个真实案例,2014年广西钦州市高考理科状元,吴善柳。
吴善柳2000年首次参加高考,成绩不理想,复读一年后考到了北京交通大学,但是毕业后找工作,发现不如清华北大好找工作,因此他就选择复读,决定要考清华。
这一复读就是8年,期间先后考上过北师大(两次)、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大学,但都放弃了。最后终于在2014年的高考中,成为了市理科状元,32岁时,去读了清华大学,等他本科毕业已经36岁了。
他失去了什么?
失去了8年,其实他不是失去了8年,是失去了(1+4+8),失去了13年。本来他2001年就考到了北京交通大学,但他直到2014年,才又去读了清华大学,这13年才是他的时间成本。
他得到了什么?
1. 学历证学位证。北京交通大学的毕业证、清华大学的毕业证。
2. 复读经济收益。这8年,他先后考上过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名校,而考上名校是有奖励的,不管你去不去读,只要被录取了就有奖励。以我们老家穷县城2010年的水平,考上清华北大,那是奖励20万的,我不知道广西的水平,但是我估计10万是有的。
上一篇:宋茜是个怎样的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