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辛亥革命的目的是什么?
辛亥革命,资产阶级,中国辛亥革命的目的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辛亥革命的目的是什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辛亥革命的目的是;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摆脱列强欺凌。 目标是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 核心主张是三民主义。成果是推翻了清朝260多年的统治 ,它虽然推翻了清朝的统治,还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但却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解放出受压迫的中国劳苦大众,而是脱离广大劳动人民群众,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不敢依靠反封建的主力军农民群众。正因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农民没有被动员起来,这个革命的根基就显得相当单薄。所以最后失败了。同时也证明了,在帝国主义时代,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国走西方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路子是行不通的。
正当中国人民前赴后继寻求民族解放时,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传来马克思列宁主义。给中国人民送来了光明,中国人民在共产党毛主席的率领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辛亥革命的目的是实现权力、财富和社会地位的转移。怎么转移?从上往下转移。辛亥革命的目的是建立民主制度,这是实现权力的平民化下移;辛亥革命的目的是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这是实现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和下移;辛亥革命的目的是消灭等级秩序,这是为了改变平民的地位和社会结构。虽然辛亥革命没有最终完成社会的转移,但辛亥革命却为社会的成功转移奠定了基础。说得通俗一些,辛亥革命就是从落后腐朽的封建贵族手里抢钱抢权抢地盘。
关于辛亥革命的目的,大概分解如下:
第一,辛亥革命建立了共和制,是实现了权力从上层贵族到下层平民的转移。
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其中民族主义是要推翻清政府,其中民权主义是要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武昌起义胜利后,孙中山建立了中华民国。在学习美国的基础上,中华民国建立了以三权分立为基础的总统共和制。人民在名义上成为了国家的主人。
根据孙中山制定的《临时约法》,权力属于国民全体。虽然在当时不可能真正的实现平民掌握权力,但毕竟有了大义的名分。与中国之前的人民被剥削被压迫相比,至少在名义上人民有了权力并成为了主人。封建贵族失去的权力转移到了资产阶级手中,资产阶级也是平民。
从专制到民主的变化,就是权力从上层到下层转移的发生。权力的下移实际上是人民的力量崛起的表现。权力的下移是社会转移的保障。
第二,辛亥革命后是资产阶级掌握政权,这就使得社会财富从上层地主阶级手中逐渐转移到下层资产阶级手中。
孙中山建立的中华民国是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这个政权必然会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壮大下层平民的力量。从下层平民的数量看,其掌握的财富数量迟早会超过封建势力掌握的财富。资本主义的发展就是财富的转移。
资产阶级是通过工业发财致富,地主阶级是通过农业发财致富。哪一种方式更能创造高效率的财富值?当然是机器大工业。民族工业发展的程度越高,财富转移的速度也就越快。资本主义加速发展,就是财富在加速向下层的资产阶级手中转移。财富的下移是社会转移的基础。
第三,讲求平等的资本主义取代了讲求等级的封建主义,意味着平民地位的上升。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平民的地位一直在上移。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商品经济在加速发展,中国的民族工业也在加速发展,这意味着中国平民的地位在加速上升。封建等级秩序在崩溃,而资产阶级所追求的平等社会也在加速建立的过程中。
有了财富下移奠定的基础,有的权利下移形成的保障,最终才有了平民地位的上升和平民地位上升后的法律保护。虽然资产阶级法律也有一定的等级性,但毕竟名义上是平等的。人民也就获得了名义上的社会地位。
综上所述,辛亥革命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发展转移。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生产力的进步,政治是在下移的,经济是在下移的,社会的发展重心也是在下移的。在历史上,人民创造了财富,却不能享受财富;在辛亥革命之后,人民逐渐的能够享受自己所创造的财富。在新中国成立后,才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掌握了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权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武昌首义前,清政府的“铁路国有”政策一公布,立即引起湘、鄂、川、粤四省各阶层人民的反对,出现了广泛的保路运动。保路运动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的是四川。1911年6月,四川成立保路同志会,宣布“以保路、废约为宗旨”。全省余县成立保路公会,数千万人卷入运动。清政府一面调湖北新军入川,一面命“实力弹压”保路运动,四川保路运动成为武昌起义的直接导火线。四省保路风潮兴起时,湖北武昌的文学社和共进会便积极准备相机发动武装起义。孙武在汉口机关配制炸药不慎,起义机密泄漏,刘复基、彭楚藩等人被捕。日晨,彭、刘被杀,清军四处捕捉革命党人。
当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士兵,打死镇压革命士兵的排长,攻占楚望台军械库,打响武昌起义的枪声。经一夜战斗,日,起义军占领武昌城,成立湖北军政府;起义军攻占汉阳、汉口。武昌首义的成功,鼓舞了全国各地人民的革命斗志,全国各地革命党人纷纷起义响应。首先响应的是湖南和陕西。此后,江西、山西、云南、贵州、浙江、江苏、广西、安徽、四川以及福建、广东等省先后宣布脱离清政府而独立。 中华民国年12月29日,孙中山以票的绝对多数当选为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