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密集恐惧症是怎么回事,基因原理是什么?
密集,恐惧症,恐惧密集恐惧症是怎么回事,基因原理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密集恐惧症是怎么回事,基因原理是什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懂这个?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密集恐惧症是这个人看不得就像蚂蚁堆集在一起,蜜蜂集中在巢中,这种现象,一看就头昏。这个与恐高症一样,是心理疾病,需要心理健康医生暗示治疗,才慢慢地好转。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顾名思义,看到类似于蚁群、蜂窝、莲蓬的东西会紧张、头晕。
属于心理疾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好意思,不知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没见过,不清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也有,但是我还是真不知道原因,抱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基本病因
进化产生的自我保护机制
人类生存环境中一些有毒有害的动物,如眼镜王蛇、河豚等,其外表往往具有圆洞状花纹或类似图案,与那些引起密集恐惧症患者强烈反应的图案相似,这些强烈的排斥、恐惧反应可能是人类希望保护自己免受危险的一种反应。
一些危险的疾病,如麻疹、天花等可导致皮肤出现圆形或类圆形密集皮疹,对类似物体的恐惧可能是人群长时间形成的为避免生病而产生的意识。
图形本身引起的恐惧
成簇的孔洞图形或密集物体场景往往伴有光与暗的混合,这类图案可以产生一种视觉能量,可能引起一些令人不愉快的反应,正常人群看到类似图像时也常有不适感。而有些人群本身对这种图案的能量反应比较敏感,则容易发生密集恐惧症,出现强烈反应。
社交恐惧
圆形孔洞容易让人联想到眼睛,成簇出现的孔洞可以给人一种被很多人注视的感觉,对存在一定程度社交焦虑的人来说,更容易引起厌恶、恐惧感,甚至出现生理不适。
生物学因素
调查显示,家族一级亲属也存在密集恐惧症情况的患者并不在少数,存在遗传背景者通常更容易发生密集恐惧症。
神经生物学研究显示杏仁核介导的条件恐惧反应回路在特定恐惧的发生中也有着重要作用,视联合皮层、躯体感觉皮层、边缘系统、岛叶、扣带回可能也参与了特定恐惧的产生。
创伤性经历
亲身经历或观察到他人的一些与密集物体或成簇孔洞相关的不愉快的经历,可给患者造成心理创伤,再次暴露于类似刺激因素下时,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恐惧及其他不适。
精神动力学理论
该理论认为外界刺激与特定恐惧症的恐惧产生无明显关系,而内在的焦虑等情绪反映在外界物体上,就可能表现为恐惧症。
认知行为理论
认知行为理论认为恐惧性焦虑是通过恐惧的物体(即条件刺激)和创伤性经历(即非条件刺激)的结合而获得的一种条件反射。患者对于密集物体的不适反应可能是由其本身的不合理信念导致的,如灾难化、情感推理等。
诱发因素
持续严重的心理压力和障碍: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各种原因引起的心理压力的堆积,可造成人群心理健康处于脆弱状态,受到密集物体等刺激时,容易出现强烈不适反应。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临床上密集恐惧症可能的原因与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因素密切相关,从生物学角度来讲,密集恐惧症有一定的家族聚集现象,而且密集恐惧症患者一级亲属,有患病率比普通人明显增高的内容、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