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理解庄子的出世精神?
庄子,精神,儒家如何理解庄子的出世精神?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来回答:如何理解庄子的出世精神。
庄子的精神当然是出世的精神。但是,莎士比亚说 :“一万个读者有一万个哈姆雷特”。我借用这句话说:“一万个读者心中就有一万个不同的庄子。
我们在阅读《庄子》的时候,由于受不同的生活经历、受教育程度、兴趣爱好等等影响,对庄子的思想会有不同的解读。况且,庄子的精神是博大精深,充满着丰富的想象力。每个人读《庄子》都会得出不同的结果;每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读《庄子》也会有不同的领悟。就是庄子精神的迷人之处。
我将从世界观、人生观、社会观三个方面浅述庄子的出世思想。
第一,庄子的世界观。庄子与老子一样,以自然的天道观代替神学天道观。认为最高的级的世界观应该是脱离具体事物、无差別、无是非、无好恶的,就像老子说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他认为这样的境界就是"道"。达到如此境界的人就是"真人"。
第二,庄子的人生观。主要表现在对人生困境的认识和超越,对绝对的精神自由的追求。庄子说:“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他认为人如果迷失在物质世界中,把自己的性情流失在世俗的尔虞我诈之中,这个人便是倒置之民,就是说,整个人彻底活颠倒了。
他认为要达到精神上自由的境界,不仅要破除外在条件的束缚。尤其要破除对于自我的执着,要忘却自我,只有忘却自我,没有主观意识才能和自然融为一体,从而达到精神上的自由境界。
第三,庄子的社会观。庄子主张无权力统治的社会。他认为人类社会应该回归原始,回归自然,没有道德约束,没有君子小人的区别,没有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只有这样,人人才能保持住淳朴自然的本性,这样的社会就是"至德"的社会。
庄子认为人所以有忧愁,就是因为统治别人或被别人统治,而要消除忧患获得身心自由,就应该忘却名利,抛弃权势,清心寡欲,虚己忘我。
其实,要理解庄子的出世思想。只要把《逍遥游》细细的读通就行了。庄子一生以大道为依归,他所追求的不是功名利禄权势尊位等世俗的东西,而是摒弃尘俗,追求精神上的解脱。
在《逍遥游》里庄子告诉我们:“逍遥"就是要挣脱一切世俗的束缚,争取绝对的自由;而所谓的"游"就是随心自在,离尘脱俗的优游自在,徜徉自得的样子。所以说读懂了《逍遥游》就读懂了庄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们常说:用出世的态度或精神,来做入世的事业。zhi这主要是态度方面的,或者说是世界观与人生观。就是人生在世,确实要很好地处理出世和入出的关系,要用辨证的观点看待这一问题,才能有正确的答案。入世,就是把现实生活中的恩怨、情欲、得失、利害、关系、成败、对错等做为行事待人的基本准则。一个人入世太深,久而久之,当局者迷,陷入繁琐的生活末节之中,把实际利益看得过重,注重现实,囿于成见,难以超脱出来冷静全面的看问题,也就难有什么大的作为。这时就需要有点出世的精神。出世,就是尊重生命、尊重客观规律、既要全力以赴,又要顺其自然,以平和的心态对人,以不苛求完美的心态对事。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对有些东西看得淡一些。这样才能排除私心杂念,以这种出世的精神去做入世的事业,就会事半功倍。
从另一方面看,一个人生在世上,只是一味地出世,一味地冷眼旁观,一味地看不惯,一味地高高在上,一味地不食人间烟火,而不想去做一点实际的,入世的事情,到头来也是“闲白了少年头”。这正像自己揪着自己的头发要脱离地球一样。 都说儒家主张入世,佛家,道家主张出世,其实也不尽然。就拿道家的庄子的思想来说吧,又何尝不是入世呢?唯有能否定,才有大肯定,只有丢掉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才能集中精力于真正有价值的大事。他为了深入这个世界,必须先走出这个世界,这就是道家的本色。
佛家谈出世入世:“出世”——遁入空门、清心寡欲、万世皆空;“入世”——步入烦世、宣扬佛法、弘扬文化。小乘佛法讲求出世,出世追求的是脱离凡世间的困扰和诱惑,寻找寂静清幽之所,静心修行而达到高超的境界,出世要求修行者去除一切杂念,舍弃身外之物,物我两忘,身外无我,我亦非我,无我无常,出世的终极目标在于渡己,即追求自身的解脱。与小乘佛法相反,大乘佛法讲求入世,通过入世修行,教化大众以求正果。小乘佛法和大乘佛法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不同呢,这主要是由于二者在人性是善是恶这个问题上的分歧所导致的。小乘佛法认为,人性本恶,只有很少的人能够“悟”,通过离开罪恶的尘世进行修行才可以祛除恶根,成就善果,这是一种悲观消极的态度。大乘佛法认为,人性本善,只是世间充满苦难,迷失了众生的本性,可以通过渡化,劝人行善,让众生摆脱苦难,苦海无边,回头是岸,陧磐成正果。所谓一切众生皆具佛性,皆可成佛,代表了一种乐观积极的态度。可以说,出世在渡己,入世在渡人。
其他如道家、儒家等等的出世入世也和上面两项差不多。如儒家讲气节。不以财富、权力、声望为追求目标,而讲修身、养德、济世。这是出世观和入世观的统一。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看到此篇文章的人能平安、幸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