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好,你能说说平仄在诗词中起的什么作用吗?
平仄,平声,仄声你好,你能说说平仄在诗词中起的什么作用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解题至此。
记着关注“百味写春秋”哟 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才疏学浅,试答一番。
汉字的发音,按照声调不同,分为平仄两类。平声和仄声所表达的情感意义是不同的。平仄的交替,不仅仅是为了读起来抑扬顿挫,同时也是情感的交替、意义的交替。今天写诗填词的人不懂这个道理,硬凑平仄,读起来自然拗口。
唐诗宋词用的是《切韵》的语音系统,所用乃是合并后的平水106韵。平水韵分平、上、去、入四声,每种声调所表达的情感意义是不同的。如:
柳永《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加粗的字是这首词的韵脚,我们发现都是平声字,用的是平声韵。词人是不是随便用的平声韵呢?很显然不是,这跟他所要表达的情感是紧密相连的。
这是一首干谒词,是写给当时的杭州知州孙沔的,目的是希望对方能够向朝廷举荐自己。如此,这首词就带有强烈的功利目的。柳永歌颂杭州的富庶繁华,其实就是在歌颂孙沔出色的治理能力,感情上是轻松愉悦的,所以他才选择了平声韵,而不是仄声韵。
那么换成仄声韵会怎么样呢?我们再看柳永的一首词。
柳永《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加粗的依然是韵脚,我们发现都是入声字,用的是仄声韵。词人为什么在这里用的是仄声韵呢?这跟他要表达的情感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这是一首离别词,表现的是与恋人离别时的悲切伤感,以及离别后愈来愈强烈的思念之情。读来痛楚满心。入声韵读起来短促有力,读这首词时,就仿佛是词人在哽咽,一停一顿,好不悲伤。
前面举的是婉约词的例子,我们再看一组豪放词的例子。
苏轼《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是苏轼被贬黄州后写的一首词,表现的是他旷达乐观的胸襟情怀。词人选用的是平声韵:行、声、迎、晴。平声读起来轻快悠长,读时可将韵脚拖长,我们就能充分感觉到词人要表达那份超脱世俗之外的豁达、乐观与自信。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首词也是苏轼被贬黄州后写的一首词,但词中所表达的情怀就不如《定风波》那般旷达潇洒。这首词中,词人表达了对古代英雄们的仰慕之情,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慨,虽然词末有一番解嘲,但改变不了整首词悲壮的风格特点。基于此,词人选用的是仄声韵里的入声韵:物、壁、雪、杰、发、灭、发、月。这些韵脚读起来短促有力,悲切之中又有阳刚之气,读来让人心潮澎湃。
以上是宋词的例子,我们再举一首唐代律诗的例子。我们不妨拿被称为“古今七律第一”的《登高》来分析一番。
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律诗规定必须用平声韵,因此通过韵脚探求诗人的情感,显得不合时宜。所以我们换一种方法来说明诗人情感与平仄之间的关系。
我们注意观察,就会发现,七言诗它基本有三个意义单位,如“风急天高猿啸哀”,分别就写了三种物象,刚好构成三个意义单位,而这三个意义单位是跟音节的平仄是密切相关的。“风急”就要突出风的急速有力,因此诗人选用一个入声字“急”来形容,我们读的时候就没法拖长,在短促的声音中感受着风的急速有力。“天高”写出了秋季天空高远的特点,那么这个“高”字就不能像“急”字一样短促,太短促,我们就感觉不到天的高远。这个“高”字是个平声字,我们尽可以拖长,在拖长的声音中你就感受到了天的高远,而人便显得渺小而孤单。“猿啸哀”是这句诗中的最后一个意义单位。“哀”字这个位置完全可以用仄声字,但诗人没用,为何呢?因为他写的是“猿啸”,猿猴的叫声不是短促的,而是哀怨绵长的,这正是晚年杜甫心境的写照。因此,我们读的时候更要拖长,比那个“高”字更要长一些,不仅因为这个字是韵脚,更因为这个“哀”字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情感。
值得注意的是,现代普通话平声的发音比仄声要高,但在平水韵中,仄声的发音要比平声高。因此读唐诗宋词,仄声要高,平声要低。但如果是写诗,用现代声韵,我们就依照现代普通话的发音来写,平高仄低,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情怀。
以上就是我对平仄的一点浅薄认识,望各位方家点评指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否则不成其为诗。是民歌。
上一篇:一个女生隔几分钟才回你微信,说明她对你是不是不感冒?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