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好,你能说说平仄在诗词中起的什么作用吗?
平仄,平声,仄声你好,你能说说平仄在诗词中起的什么作用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为什么有时候按平仄填写的诗词读起却拗口了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提问 !
我觉得,在回答这个问题前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平仄,然后就好说平仄在诗词中起什么作用了。
平仄是诗词格律中的一个术语。古代汉语分平、上、去、入四声,简单来说就是汉字读第一声、第二声是平。读第三声、第四声是仄。也就是把文字分为两个类型,在诗词中让这两类字的声调交错着,就能使声调多样化,而不至于单调。我們知道,古人在写诗词的时候是讲究平仄相对的,就是利用汉字声调的平衡交替来造成语言中产生抑扬顿挫的美。使诗词更有节奏和音韵感,读起来使整首诗词语气贯通,琅琅上口,韵味淳厚容易记。在吟诵和演唱时更加流畅协调有韵律。在古代,诗词和歌是同一种形式,诗词是可以记录下来的一种歌,是可以被谱上曲、配上乐器由歌女在宮庭演唱的。古人所谓“声调铿锵”就是如此,在诗词中平仄相间,即不能连续出现平声,也不能连续出现仄声。平仄在诗词中是和谐的因素,是诗词的原则。
我认为这就是平仄在诗词中起的作用,也是中国古代文化所表现的诗学美的特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答!
诗词并称时,一般指格律诗和词两种体裁形式。格律诗讲究平仄押韵,是为了达成鲜明整齐的音节节奏美和突出抑扬顿挫的声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铿锵悦耳。词的平仄押韵是为了合乐,利于传唱。词牌不同,曲调各异,平仄押韵规则也各有千秋,必须按曲调要求的平仄去填词,才能合乐。因此,诗词平仄的本质作用在于检测诗词是否符合体裁声、韵要求。
首先,格律诗“替对粘韵”规则,绕不开平仄
格律诗讲究平仄规则,源于音乐规律,古称律吕。
律吕起源于古音乐规律及规则,中国的音乐思想具有下列三个特点:
一是认为音乐来自自然。
二是音律离不开\"易\",强调阴阳二气相错、相和。
三是音乐必须为人和社会服务,具有较强的功利观念。
因此在中国的古史书--二十五史中都有 《乐志》或《律历志》记述音律的发展变化,以及与天文、历算、人事的关系。然而这些方面始终离不开\"易\"的精神。
阴、阳,是《易》的精髓所在。而汉字四声系统平仄二元化,就是阴、阳规律在汉字四声系统方面的体现。
古韵中,上声、去声、古入声字及相应方言,统称“仄”,其余为“平”。
新韵中,普通话第一、二声,统称为“平”;第三、四统称为“仄”。入声字和相应方言分别规范到新韵四声中了。
汉字四声系统平仄“二元化”,为计算机检测代替人工检测提供了条件,诗词网站平仄检测工具应运而生。
马蹄韵“两平两仄交替”,是格律诗用字组句基本原理。例如七言,平起不入韵式:“平平”开头,接着“仄仄”,再接“平平”,最后一“仄”收尾;仄起入韵式:“仄仄”开头,接着“平平”,再接“仄仄”,最后一“平”收尾。这就是“平仄交替”的正解。
格律诗平仄押韵基本规则,实际上就是平仄的“替对粘韵” 。
随着语音变化发展,汉字四声系统出现了分歧,即古韵和新韵的分歧。古入声字在相应方言中为“仄”,而在普通话语音规范交流中变化为“平”了。例如“白”、“节”、“结”、“接”等入声字为“仄”,在普通话规范语音中为“平”。若是古韵创作的诗词,须用相应方言朗读才不“拗口”,用普通话读就觉拗口了。
又如“言”、“怜”在现代汉语拼音方案中,韵母都是“ian”,在新韵同一韵部,用普通话语音规范朗读,韵味十足;而在古韵中不在同一韵部,用相应方言朗读,就会感觉“拗口”了!
其次,各种词牌也有相应的规则要求,绕不开平仄。
词的平仄押韵,是按相应词牌填写的。只要严格遵守相应词牌平仄押韵要求填词即可。
词平仄,不像格律诗那样,有四种基本平仄句式。有要求对仗的,有仄声押韵的,也有平声押韵的。有一韵到底,有多组押韵的。押韵位置,词牌不同,各有千秋。只要打开诗词网站检测工具,输入文字,系统自动匹配词牌,按提示修改完善即可发表,无须死记硬背各种词牌。限于篇幅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一一举例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乐意解答有关格律诗的问题。在格律诗中平声和仄声的使用至关重要。律绝和律诗各有四个基本排列组合式,基本要求是:
1、逢偶句押平声韵。
2、句内用字平仄声调相间;奇句与偶句间平仄声相对;偶句与奇句平平、仄仄相黏。
例如:
“五绝”的四个基本排列组合式
五绝第一式(仄起仄收)式
1、仄仄平平仄白日依山尽,
2、平平仄仄平黄河入海流。
3、平平平仄仄欲穷千里目,
4、仄仄仄平平更上一层楼。
五绝第二式(平起平收)式
平平仄仄平 花枝出建章,
仄仄仄平平 凤管发昭阳。
仄仄平平仄 借问承恩者,
平平仄仄平 双娥几许长?
五绝第三式(平起仄收)式
平平平仄仄林中观易罢,
仄仄仄平平溪上对鸥闲。
仄仄平平庂楚俗饶词客,
平平仄仄平何人最往还。
五绝第四式(仄起平收)式
仄仄仄平平落日五湖游,
平平仄仄平烟波处处愁。
平平平仄仄浮沉千古事,
仄仄仄平平谁与问东流。
这就是您问的平声和仄声在格律诗中的作用。
如果写作格律诗就要按照这四个基本式去“套作”,在这四个基本式中可任意选一个、两个、多个都可以,不能“出套”。一旦“出套”就不是律诗了。
当然,格律诗还包括对七律、词、曲、对联的平仄要求,就不说了。您对这些先做个了解,有什么问题可随时沟通,一步一步慢慢来。
上一篇:一个女生隔几分钟才回你微信,说明她对你是不是不感冒?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