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理解和看待产业互联网?
互联网,产业,工业如何理解和看待产业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第二步,到2035年,中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
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说白了,通过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逐步推进,中国将会从工业大国变成工业强国。总而言之,这就是工业4.0、先进制造、中国制造2025的由来。明白了吧?其实都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战略,都是推进工业互联网,只不过各个国家的叫法不同。各国第四次工业革命名称如下图。
3.产业互联网的未来
工业互联网更多的是从水平平台入手研究未来的商业生态,而产业互联网是从垂直平台研究未来的商业生态。无论工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研究的目的都是为这一轮互联网引发的商业巨变服务。而商业中最大一部分是制造业,而制造业的理论是供应链管理理论,所以很多人将产业互联网理解为供应链是说的通的。而供应链管理中现有的成功案例可以固化到产业互联网中,供应链现有的难题,将通过互联网化来解决,供应链现有的难题,就是产业互联网的机会。
产业互联网与工业互联网相护促进。一般而言创新有两方面促进因素:技术驱动创新、需求驱动创新。而在技术突破一个大瓶颈的阶段,创新已技术驱动为主;而在大部分条件下,创新以需求驱动为主。过去云计算突破了技术的瓶颈,打开了物联网、、人工智能、通讯等多种技术的发展空间,所以现在技术创新为主。而工业互联网从技术研究互联网对工业的影响。但是这些技术对产业如何影响,还要从产业面临的难题入手研究,这就需要通过产业互联网来研究传统产业的难点。工业互联网为产业互联网技术赋能,但在技术快速发展过程中,工业互联网平台需要一个领先的产业作试点,完善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功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要回答这个问题,应该先清楚互联网的基本内涵。
互联网,顾名思义就是互联互通,是基于大数据分享,在去中心化和社交化、无边界化为特色的新型模式。
落实到产业发展上,就是借助互联网的以上特性,充分运用“利他、分享、跨界、共赢”思维进行产业模式赋能,实现从传统业态到互联网+的转变。
没有企业,只有族群;没有产品,只有意义;没有需求,只有追求;没有店铺,只有体验;没有广告,只有有染;没有营销,只有口碑;没有成本,只有剔除;没有收入,只有补贴;没有壁垒,只有迭代。
这才应该是今天当下市场,企业发展的侧重点。尤其当99%的产品客户都能足不出户找到买到的情况下,还用传统思维运营,无异于自我湮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作为一名IT人,我来回答一下。
首先,产业互联网本身就是要促进互联网与产业领域的结合,在互联网向产业领域垂直发展的过程中,会逐渐整合大量的行业资源和社会资源,从而推动互联网脱虚向实,而传统产业领域也会借助于互联网的赋能,来开辟出新的价值空间,全面推动传统产业领域的创新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产业互联网是一个大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随着互联网在消费端已经逐渐进入到了存量时代之后,产业互联网将扛起互联网新发展的大旗,或者说互联网下一个阶段能否获得持续快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产业互联网。
理解产业互联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同人站在不同的角度上,对于产业互联网的认知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而且这些差异往往还比较大。对于不少传统产业人来说,对于产业互联网的认知往往还停留在传统互联网的概念上,或者说停留在消费互联网阶段,这势必会影响自身在产业互联网领域的布局和规划。
对于传统产业人来说,在理解产业互联网的过程中,要从三个方面来提升认知能力,其一是从技术的角度来理解,其二是从行业的角度来理解,其三是从发展的趋势来理解。技术是认知的基础,同时在互联网领域,模式往往都是由技术来驱动的,所以产业人理解产业互联网首先就要从技术入手。产业互联网的核心技术涉及到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云计算是打开产业互联网大门的钥匙。
产业人对于产业理解的深度往往能够决定对于产业互联网的认知能力,产业领域的深层次问题往往就是产业互联网所关心的核心问题,包括行业资源在整合和利用的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痛点问题等等。
最后,要想提升对于产业互联网的认知能力,还需要看到当前的行业发展趋势和社会发展趋势,借助于趋势往往会获得巨大的发展助力。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不同的发展阶段有其特定的表现,而这些阶段都会释放出大量的红利。
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
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一点是产业互联网是与消费互联网相对应的概念,消费互联网主要面向个人用户,比如微信、微博、美团、共享单车都属于消费互联网的产物。而产业互联网面向政企级客户,比如GE的Predix平台、三一重工的树根互联平台、阿里云面向智慧城市的布局,企业级产品有着很强的个性化。
上一篇:你会同意老婆坐男同事的车下班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