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苏门四学士”除了黄庭坚和秦观还有谁?他们的文学成就怎么样?
黄庭坚,苏轼,他的“苏门四学士”除了黄庭坚和秦观还有谁?他们的文学成就怎么样?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苏门四学士”除了黄庭坚和秦观还有谁?他们的文学成就怎么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北宋文豪苏东坡
苏东坡,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是北宋第一流大作家。可是他生活的时代,新旧党争,十分激烈。一会儿新党执政,一会儿旧党上台,一会儿又新党重来。国家几经折腾,百姓叫苦连天。苏东坡既不赞成王安石的新党,也不附和司马光的旧党,又不当不问政治的人。
苏东坡诗的特色是挥洒自如,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此外,也喜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这也是宋诗的共同倾向。至于他的词,突破了以往只写伤离别送、男女恋情的旧传统,将山川景物、纪游咏物、农舍风光、以及感旧怀人等都作为词的内容,扩大了词的题材,使词从“樽前”、“花间”走向较为广阔的社会人生。其风格豪放,语言清新,表达自由,呈现出鲜明的个性。代表作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大江东去”,写中秋佳节怀念兄弟和赤壁怀古,虽然情绪有点消极,但基调还是健康的。苏轼的散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趣,议论文则写得明晰透辟,与父苏询、弟苏撒,合称“三苏”。
苏东坡为当时文坛领袖,十分重视文学人才的发现和培养。被称为苏门四学士的黄庭坚、秦观、张耒、晁无咎,以及陈师道、李廌等,在他们还不大为人所知时就得到苏轼的热情鼓励和培养。他执中持平、刚正不阿的为人和多方面的文艺成就一直为后人所钦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苏门四学士除了黄庭坚和秦观外还有晁补之和张耒。
对于苏轼我们就不在介绍了。大家如果想详细的了解,请阅读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我们了解一下苏门四学士吧。
黄庭坚
黄庭坚(1045~1105)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黄豫章,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苏门四学士之一,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之开山鼻祖。
英宗时期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后哲宗立,召为校书郎、《神宗实录》 检讨官、起居舍人。后因新党谓其修史“多诬”,贬涪州别驾,安置黔州等地,卒于宣州贬所。
黄庭坚擅文章、诗词,尤工书法。诗风奇崛瘦硬,力摒轻俗之习,开一代风气。早年受知于苏轼,东坡曾评价黄庭坚的诗有深度,诗景高超,“以为非今世之人”。其诗与苏轼并称“苏黄”,有《豫章黄先生文集》。
黄庭坚词与秦观齐名,然词风流宕豪迈,早年近柳永,多写艳情,晚年较接近苏轼,深于感慨,风格豪放俊逸。其词给后来南渡词人对社会现实生活的抒写提供了可效仿的创作范式,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宋人对其词评价甚高,陈师道说:“今代词手,惟秦七、黄九,唐诸人不逮也。”今有《山谷词》问传世,又名《山谷琴趣外篇》。
黄庭坚作为江西诗派鼻祖,主张“词意高胜要从学问中来”(《论作诗文》)。意思就是说要以丰富的书本知识作为写诗的基础,写诗要善于化用前人词语、意境,推陈出新,达到“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之效果。黄庭坚的诗能熟练化用前人诗意加以翻新改造,化为己有。如在《夜发分宁寄杜涧叟》中“我自只如常日醉,满川风月替人愁”一句,实际是从欧阳修《别滁》“我亦只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中稍加点窜翻出新意。他用典繁密,尤喜用僻典,常常使人索解为难。如他在《水调歌头·瑤单一何碧》“瑶单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花上有黄鹂”用典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庭坚的理论与创作为江西诗派的形成及发展奠定了基础。
黄庭坚书法作品(局部)
黄庭坚书法作品(局部)
黄庭坚尤功书法,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他书法初以周越为师,后受颜真卿、怀素、杨凝式等人影响,还受到焦山书体的启发,终形成自己的风格。其主要墨迹有《松风阁诗》、《华严疏》、《经伏波神祠》、《诸上座》、《李白忆旧游诗》、《苦笋赋》等;著有《论近进书》、《论书》、《清河书画舫》、《式古堂书画汇考》等书论。
秦观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少游,号淮海居士,高邮人,北宋文学家,婉约派代表人物。所著《黄楼赋》见赏于苏轼,称之为“有屈、宋之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苏轼推荐其于王安石,王安石称赞其诗歌“清新似鲍、谢”。秦观有《别子瞻学士》“我独不愿万户侯,惟愿一识苏徐州”。有《淮海集》四十卷,《淮海居士长短句》三卷。
秦观的成就主要在词的创作上,他是婉约派的大家,其词婉约凄美,学法典雅精致,章法舒朗流畅,技艺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得到大众普遍喜爱,取得词史上突出地位,李调元《雨村词话》甚至推誉为“首首珠玑,为宋一代词人之观”。张炎《词源》说:“秦少游词体制淡雅,气骨不衰,清丽中不断意脉,咀嚼无滓,久而知味。”
他的词题材广泛,以传统的相思恋情为主,也有不少感慨身世之作。例如其名作《满庭芳·山抹微云》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这首《满庭芳》是秦观最杰出的词作之一。起拍开端“山抹微云,天连衰草”,雅俗共赏,只此一个对句,便足以流芳词史。词人另有“林梢一抹青如画,知是淮流转处山。”的名句。这两个“抹”字,一写林外之山痕,一写山间之云迹,手法俱是诗中之画,画中之诗。因此秦观获得“山抹微云君”。秦观的词柔婉妍雅,善于在凄迷的景色烘托中把人物内心深处的感伤情调与纤微感触表达得回肠荡气、一往情深,具有极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也是他的词之所以倍受称赏的主要原因。秦观的词风直接影响了后于他的周邦彦、李清照等,在婉约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秦观深谙兵法,早年即写《郭子仪单骑见虏赋》,赞扬唐代郭子仪“匹马雄驱”,兵不血刃以解回纥之围壮举,壮年时期写了一系列用兵策论,这和其研读《孙子》十三篇密不可分,故有人评价他“文人论兵,秦观堪与晚唐杜牧相媲美”。
上一篇:新鲜花椒用酱油泡驱寒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