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热榜,山东高考状元因屈从父母意愿,失踪20年,有何感想?
父母,孩子,南京大学热榜,山东高考状元因屈从父母意愿,失踪20年,有何感想?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作为父母应该清楚孩子的性格,尊重孩子的选择。在报考问题上,父母可以提意见,但最终应由孩子决定。在此问题上其父母是有一定责任的。特别是应根据情况对孩子进行人生的开导是非常必要的。
许多事实表明,当今学生太偏重于单纯的学习,经不起风浪的打击,在学校应积极开设心理学及咨询这门课,使学生遇事能强化对心理辅导的依附,避免走上极端之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2000年山东济阳高考状元张来玉从就读的南京大学出走了,这一走就是二十年。
出走的原因谁也不知道,应该是多个原因造成的:
1、张来玉想报考北京邮电大学(女友在北京上学),但父母改了他的志愿,在父母的坚持下他屈从父母上了南京大学,心里一直不高兴;2、没有被选中去香港浸会大学做交换生的名额,心情不好;
3、与女朋友分手的信被同学当众翻出戏耍,刺激了张来玉。
一个别人眼中的天之骄子,却因为父母干预没有上到自己的理想的学校,因为学业不顺,因为失恋被奚落,而离校出走,让人倍感痛心。当代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不能不让人引起重视了?学校除了提高教学质量,更应该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增强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家长在孩子报考志愿时,也应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毕竟是孩子去上学,如果孩子上了自己不喜的学校或专业,会让孩子十分难受,还有可能毕不了业。
其实这20年里最难受的还是张来玉的父母,20年来张来玉的父母没有一天不在盼望着儿子归来,她们时常以泪洗面,四处寻找儿子,白天吃不好饭,晚上睡不好觉。儿子是她们的精神支柱,没有儿子的日子,她们觉得天空都阴暗了许多。虽然20年来儿子杳无音信,但她们始终坚信儿子还活着,某天就会回来。只要这样她们才有活下去的勇气。现在张来玉的父母天天都在念叨着同一句话:“回来儿子,爸妈养你……”
但愿张来玉能够早日回家,让悲伤的父母不再孤独。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个人建议:失败的家庭教育,值得家长们反思,孩子上学方面,要尊重孩子的意见,不要强行给孩子施压,适得其反,家长要给与参考,沟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世界是复杂的,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难处。张来玉失踪的真正原因还不清楚,还是不要轻易下结论的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966年,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博士首次提出了“专制型父母”这个概念。鲍姆林德博士这样描述专制型父母:他们推崇规则、限制和惩罚,用一种既不灵活又强硬要求的方式抚养他们的孩子。(被忽略的孩子)
专制型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很多。孩子被要求服从父母的规矩,还不能质疑父母。同时,这些家长也不会解释这些规矩背后的原因。他们只要求孩子执行,当孩子不遵守规矩的时候,就对他们进行粗暴的管教。
专制型父母会惩罚或者打骂孩子,却根本不会跟孩子一起讨论一个问题或一件事。他们甚至不会考虑孩子的感受或想法。他们只按照他们自己头脑中的一般的小孩该有的行为模板来要求孩子,根本不考虑孩子的特别需要,不考虑这个孩子的气质或感受。
无疑张来玉,这位高考状元的父母是非常专制的,他们根本不考虑孩子的感受,他们只会让孩子遵从自己的想法,口口声声打着为孩子好的口号,让孩子屈服于他们的指令,而孩子在他们眼中就是执行而已。
可是,正如纪伯伦所说,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你的孩子并不是属于家长,而是属于他们自己,但是在中国,家长的专制一直没有得到改变,很多孩子都生活在家长的阴影中。
育儿专家,吴晓玲曾说:承认儿童具有不同寻常的能力并不会降低父母的权威。当父母可以说服自己把孩子成长过程的主角位置还给儿童,心甘情愿地当好配角时,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但是,遗憾的是,不是每个孩子都足够幸运得以施展自己的天赋成为自己,他们有可能在创造的过程中遇到难以抗拒的“阻力”而非“助力”后,最终成为“别人”。
中国的父母们真的该反思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前女友,中南,毕业的,因为家里原因,抑郁症,现在已经在医院,家里就后悔,但后悔,有什么用!
上一篇:孩子要不要上天价早教培训?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