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努力工作,能力又强反而被排挤?
的人,你的,工作为什么努力工作,能力又强反而被排挤?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该问题表面上反映的是日常员工之间的相互关系,但本质上体现的却是职场上的生态现实。一般来说,职场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企业基于经营发展需要设定团队与员工的行为规则以及纪律要求,大多数员工以此为自己工作行为的指导原则;另一方面,职场也是内部员工之间在有限资源、有限条件以及有限机会的情况下进行竞争与淘汰的场所,遵循丛林法则。
题主的感受就来自于职场二重性的属性影响。按照职场规则与企业绩效要求,能力强、工作态度好的员工应当受到尊重与鼓励,应当被大部分人接纳并和谐相处,但职场的丛林规则限制了这一企业规则的效力,导致竞争条件下的相互倾轧与不和谐相处。这与个人的努力程度无关,但与真实能力状态存在因果关系。
关于职场的丛林法则
职场丛林法则经常被人提到,但是不同人的解读不一样,甚至一些人排斥这种法则。但无论怎样,这种法则都在发挥作用,并直接影响到员工之间的关系相处以及特定员工的职业结果。
1.强弱关系
丛林法则首要的特点,就是强调竞争范围内各主体的强弱关系。如果实力强劲,生存与发展能力就强,处于生态链的顶端;如果实力偏弱,生存与发展能力就弱一些,处于生态链的低端。
越是靠近顶端的员工,越具有竞争优势,越不容易被其他人排挤或威胁;越靠近低端的员工,竞争力越弱,越容易被他人排挤,成为竞争的失败者。
2.规则条件下的优胜劣汰
职场丛林法则并不是完全的丛林法则,因为受到特定职场的管理条件限制。在这种情况下,所有员工在条件允许的状况下,进行合理竞争。
但是,有竞争就有胜败,有竞争就会有摩擦、碰撞,就会有矛盾与不适。很多时候,一些人的主观不适的感受,就来自于企业管理规则下相互竞争的局面。
3.职场竞争的态势
对于职场来说,丛林法则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个人实力或者贡献度。一般情况下,个人的贡献度越高,越容易得到企业的肯定,越能够处于生态链的上游,竞争优势越明显,受排挤程度越低。相反,则越容易被排挤。
换句话说,被排挤的程度,是由个人在企业员工队伍中的贡献程度或者竞争优势决定的。
如上图,我从贡献度角度,简单描述了个人地位与被排挤程度之间的关系。从中可以看出,在团队中的地位越弱,越容易被排挤。
简而言之,职场的丛林法则决定了员工之间自然的竞争地位排序,强弱差异使得彼此之间竞争差异明显。不管个人自己认为有多努力,个人觉得自己能力有多强,你的实际处境决定着自己可能被排挤的程度。
“工作努力、能力较强”意味着什么?
工作努力,是个人工作态度的外在体现;而能力强弱则是职场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1.职场上,态度不能决定一切
态度是一个人对于工作的心理认可程度,是个人对于工作的责任心,是个人对于工作愿意进行智力或者体力投入的主动性。态度只能表明个人的心理状态,但不能决定工作的过程,更不可能决定工作或者职场关系的结果。
人们尊重努力工作的态度,但并不会因此就放弃竞争,不会因此就放弃机会的争夺。对于同事之间的关系相处来说,比较优势与利益需求的作用要比态度重要的多。
2.能力是职场相处的关键,也是竞争取胜的法宝
关于能力及其作用的理解,有两个方面。
其一,是能力的范围。能力不仅是完成工作任务或者达成任务目标的专业技能,而且还包括个人的心理调节、思维敏捷、情商表现等方面。一个只埋头于主线任务,却不懂得人际相处的人,很难得到职场的肯定;一个专业技能不错,但没有人缘的人,也很难有真正的发展空间。
其二,能力不是静态不动的,更不是停留于书面或者口头上的,能力的强弱通过实际工作表现进行展示,通过实际绩效贡献进行评价。
个人自认为能力强没有用,工作上脱颖而出是真的强,绩效结果不同一般才是能力的肯定。一个真正能力强的人,不但有较好的业绩,更有不错的人缘,不但能够得到同事的尊重,还能得到单位的认可。
3.态度好、能力强的人被排挤的可能性较小
正如我在上面所言,一个人能力素质不错,又愿意积极投入,应当在工作上表现突出,在绩效上得到肯定,在人际关系上游刃有余,在心理上非常强大,在职位上步步高升。
因为态度好、能力强,使得个人处于丛林生态链的上游,作为一般员工根本不可能也没有机会排挤自己。如果个人被排挤,说明还没有上升到应有的高度,还处于员工竞争的中低端。
职场上,积极上进的员工值得尊重,但改变不了以实力强弱为基本法则的竞争现实。优胜劣汰和丛林法则下的强势强弱分布,使得真正有能力的员工处于竞争的上游,摆脱了被排挤的局面,而能力较弱者,则容易被排挤或者淘汰。
关于题主问题的个人观点
根据上面两部分的简要分析,可以就题主的问题进行概括性判断
1.被排挤无可避免,但要正确理解
只要你在职场之中,只要你的职业存在有限资源、机会和利益的博弈,一定会伴生同事之间的竞争。这种竞争会无可避免地产生工作事实与心理上的冲击,造成个人工作、职业生存与发展上的障碍,并对心理形成或强或弱的冲击,让人觉得不舒服、别扭甚至郁闷。
要知道,这种现象在所难免。只要对方有原则、守制度,其竞争行为就是合理的,不能被盲目解读为排挤,或许在别人心中,你也是排挤别人的人;如果对方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突破职场道德或者管理规则,进行不择手段的竞争,就会超越职场丛林的底线,也不再是排挤的问题,而是一种纯粹的敌视行动。
2.面对职场现实,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自己真正能力强大
我不清楚题主所谓的排挤感觉是否强烈,如果排挤的程度一般,大可不必在意;如果经常有被排挤的感觉,只能说明一点:你的能力不够强。
能力强弱是职场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单单技能有一些优势不等于你真的能力强。要想摆脱被排挤的局面,让自己成为竞争的强者或者胜利者,就要不断学习、勤于实践,在思维、心理、社交、工作等多方面综合发展。只有这样,才可能不被排挤。
3.保持理性、抓住关键
职场上,我们很难改变别人,也无法改变环境,能够改变的只有自己。面对环境的不适,面对同事的竞争,个人必须保持足够的理性,必须抓住职业的关键,否则很容易被动或者失败。
其一,求同存异,关注对自己有利的因素
外界环境中,既有对自己不利的因素,也有对自己有利的因素。不要将情感与精力放在对自己不利的外界干扰上,否则越努力越糟糕;要将主要精力与心理关注放在对自己有利的条件、机会与工作因素上,不断汲取对自己有利的东西,让自己发展壮大。
没有必要为了不愉快的事情忧愁担心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