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资产表上有上亿会不会被税查?
应付款,其他应收款,企业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资产表上有上亿会不会被税查?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资产表上有上亿会不会被税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企业的账务中,应收应付确实是一个比较重点的科目。是不是会引起税务的关注,那么要看有没有发生异常。
1.金额上亿算不算异常
其他应收应付的余额过大,确实可能涉及到一定的问题。但具体判断风险的时候,应该要结合企业的实际状况,来看这个“上亿”是否属于“余额过大”。要同时结合多项因素来看,比如是否长期挂账,与生产经营的规模是否匹配等等。同时,也需要判断其中涉及到的事项,是否正常。
之前有一家企业,生产经营收入规模是一年3000万,但是其他应付款的余额却达到了4000多万,长期躺在账上。很显然金额过大,且与生产经营规模不相符合,长期挂账有异常。最后,确实引起了税务关注,对其进行检查后也确实发现了是故意隐瞒收入,进行隐匿。
2. 其他应收应付的风险
在账务处理的过程中,我们也确实应该特别关注下“其他”科目下的风险。注意以下一些情况:
(1)余额与当期发生额
余额有没有过大,当期的发生额有没有激增。比如,企业当期新增的其他应收款过高,那么要注意其有没有故意混淆核算科目,将应收与其他应收混用,从而达到隐瞒收入的目的。或者是有没有收到一些违约金、赔偿金等,故意进行隐匿。
(2)有没有长期挂账
正常来讲,企业应该定期对“其他”项下的款项进行清理。如果长期挂账,很可能是无法清理。那么是不是涉及到应该纳税的项目故意隐藏,或者是有与股东的往来,是否涉及纳税,都应该予以关注。
总的来说,余额大确实是一个异常的表现。但是首先,要结合企业的情况,判断到底有没有“过大”,对于是不是会引起税务的关注,还要对税务风险进行综合判断。在引起税务关注之前,企业可以先进行自查和清理,排除掉相关风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关于这个问题回答如下:
1.这种情况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过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如果一个其他全年营业收入几百亿甚至上千亿,其他应收款或者其他应付款过亿有可能是正常的。如果一个企业本来一年营业收入只有几亿元或者更少,其他应收款或者其他应付款金额上亿可能会有风险预警。
2.其他应收款或者其他应付款金额过亿,归根结底看是否属于正常的往来款,还是把应税收入记入了其他应收款或者其他应付款。如果是正常的往来款,即使税务机关检查也不会有什么问题。如果是把应税收入记入其他应收款或者其他应付款,税务机关检查毫无疑问是有税收风险的。
3.其他应收款或者其他应付款金额过亿,会不会被税务机关检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税务机关一般会通过企业申报的各类明细数据信息结合行业特点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如果发现涉税疑点较多,可能会列入纳税评估或者税务检查对象。
4.实务中也有可能因为涉嫌接受或者开具虚假发票、内部举报等各种原因引发税务机关的检查。
5.实务中也发现一些小微企业由于其他应收款或者其他应付款金额过大导致无法享受小微企业优惠政策,这也是一些小微企业需要关注的问题。
总之,企业应结合自身情况分析判断其他应收款或者其他应付款是否有问题,如果没有问题就不用担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说是有可能的,但是概率不大。
会计原理讲究: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所以挂了其他应收账款,其他应付账款的款项,一般都与直接收入成本不是直接关联的事情产生的债权债务,直接关联的都在应收应付,预收预付中核算。一般企业其他应收应付余额是相对不大的。
如果出现为了调整当期收益人为做错科目,该进成本的进应收,该进收入的进应付,这样就可能存在所得税计算错误的问题。
随着金税三期工程的完成,税务大数据,合理合规性分析越来越成熟,许多过去可以采用的人为调节利润的手段,现在已经不能再用了,企业想有计划的发展,必须推行管理会计理论,从源头上将问题消化了,否则一旦被发现,轻则补税金和滞纳金,中则罚款、记入企业信用档案、法人代表受牵连,重则入刑。
真诚的希望大家都合法经营,依法纳税,纳税光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规模大,利润大,税务处理正规,应该不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会
上一篇:兰州老旧楼房房产证面积和实际面积不一样,如果拆迁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