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一年级孩子不写作业。家长应该怎么引导,教育孩子!狮子座的男生?
孩子,作业,家长一年级孩子不写作业。家长应该怎么引导,教育孩子!狮子座的男生?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在一年级这一年,家长只要情绪稳定,心态平和,不着急,不攀比,一点点帮助孩子,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孩子会变得越来越好的。
再跟你分享一下我家宝宝的识字经验,我家孩子3岁开始我就和他一起看书,但不会动的书籍我家孩子不是很喜欢,后来我开始寻找动画类的教育材料,前后使用过多款早教类的应用,普遍存在广告频繁、在未知孩子学习效果的时候就开始收费,直到我发现了【猫小帅识字】应用可积累识字量,养成阅读好习惯,快速适应幼小衔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孩子刚上一年级,因为刚从相对宽松的幼儿园过来,还没建立起小学该有的完善的行为习惯,如有规律的作息时间,课堂上认真听课,课后必须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出现不做作业这种情况,只能正确而耐心地引导,帮助孩子慢慢进入小学的角色。首先了解孩子,孩子是想玩,就和他定个规则,并说出利弊,可以给他选择,先玩多长时间再写作业(这之间因作业没完成可能玩得不是很踏实),先认真完成作业再玩(会玩得更轻松不用担心作业)。孩子就不想做作业,告诉他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例如和他讲讲他熟知的小动物,小蜜蜂必须采蜜才能获取食物,有了食物才能生活下去;再说到父母工作是为了赚取一定的报酬,有了钱才能更好地养育孩子,如果父母也说不想工作,那拿什么去养大孩子?孩子上学学知识是成长的需要,当然必须要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有了足够的知识才可以变得聪明,看自己喜欢的书籍,做自己喜欢的事。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相信睿智的你更了解孩子,尝试着,不断调整方法,总能引导好孩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家好!我是将帅思维,非常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对于孩子不爱学习的问题,估计很多家长都特别烦恼,为了孩子学习有时候家长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对孩子大吼大叫,甚至会动手打孩子。对自己的孩子恨铁不成钢,真是爱之深恨之切啊!那么如何引导孩子喜欢学习完成作业也是每个家长心中最迫切的需求。尤其是一年级的孩子,更加要注意引导。我就上面的问题,谈一下自己的建议:
一,毕竟是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可能因为在幼儿园没有形成良好的写作业习惯。因为幼儿园的老师可能要求不严所造成的。那么在小学老师的眼里不完成作业是不行的。家长这时候可以和老师配合一下,对于孩子不完成作业让老师给予适当的批评教育,要让孩子知道不写作业是不对。
二,家长要用适当的方法和孩子沟通,搞清楚孩子不写作业的原因。是不是因为学不懂知识而不写作业,还是孩子贪玩而不愿意写作业。两种性质是不一样的,前者不懂,家长可以协助老师再加深学校的课文知识给孩子。后者贪玩,要及时批评教育,要监督孩子学习,毕竟才一年级,没有自控能力需要家长陪同。
三,如果和孩子沟通后,孩子表明自己不喜欢学习写作业。那么家长可以适当通过奖励的方式引导孩子一步一步的完成作业。抓住孩子的心里所想,让孩子知道原来写作业是有奖励的。逐步慢慢让孩子形成写作业的习惯。
最后,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行为习惯。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您好!非常感谢您的提问。我将以科学、专业的家庭教育视角为您答疑解惑。
首先,我们一起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您为何把“狮子座”与孩子出现不写作业的现象相关联?
2.发生了什么事,让您觉得孩子不写作业?
3.当孩子出现不写作业的现象的时候,作为家长的您做了怎样的引导?
4.日常您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呢?
其次,我告诉您孩子不写作业的“真相”
孩子天生是爱学习的,是愿意写作业的。孩子之所以出现不想写作业的现象,在心理层面,是为了引起家长的关注,表现出抵触,反抗的情绪,不愿写作业。
而为什么孩子以这种方式引起家长的关注呢?主要是由于家长以往错误教育孩子的方式导致的。孩子需要家长的关注,需要家长的爱,而以往家长对孩子关注的方式大抵也是同样的方式,这样给孩子造成一个认知上的错觉,爸爸妈妈是以打骂、责备、批评等方式来爱的我。
长此以往,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没改变,孩子还真成了“问题孩子”。
所以,想要让孩子写作业,先改变家长教养孩子的方式
首先在状态上,父母以"微笑平和"作为永远追求的模样。
我们倡议:父母们都养成母天安静读书30分钟的好习惯。 我们无限推崇父母"安静"陪伴孩子的价值。父母自己微笑平和,这样才能安静,微笑平和是生命最喜欢的状态,微笑平和就是安静的状态,这样也最有利于孩子的心静下来,心静下来了,孩子才有可能进入自己的生命发展状态,孩子才有可能集中注意力学习。父母安静了才能观察 倾听孩子的心声;安静了才能不打搅孩子,提供孩子自由成长的机会和空间; 安静了家长自己才能不浮躁,乱中有序,活出精彩,成为孩子的示范与榜样。
其次心态上,父母必须"心里有孩子不盯着孩子" 避免"盯"着孩子,是父母必须修炼的家庭教育素养。
父母一旦盯着孩子,自己的双眼就很容易成为 \"放大镜” ,结果孩子的诸多"缺点”"尽收眼底,并且被我们无限放大,导致我们焦躁不安,心理失衡,破坏了本该拥有的良好的状态。 心里有孩子,就是时刻警醒自己,哪怕全世界都抛弃了孩子,也还有自己会无条件地爱孩子,孩子的心灵还是有一个归依的处所。
上一篇:微商团体旅游找哪家旅行社?比较有保障靠谱的介绍一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