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农村种庄稼,土地施肥依据是啥?经验还是科学?
经验,科学,农民农村种庄稼,土地施肥依据是啥?经验还是科学?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农村种庄稼,土地施肥依据是啥?经验还是科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現在科学发达了,可以到你农田取土化验,缺啥补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说句实话,农村种庄稼土地施肥多来自于农民相互之间传递的经验、个人的观察经验,农资经销商的农户信息反馈传递、及化肥生产厂家产品鉴定说明。
至于谈到科学,大多是盲目科学。就连许多大型农业公司和科技园区也谈不上真正科学,至少有百分之三十盲目。
因为它们大多数用并不很确定的科学、或一些科学的框架在套用,在盲目的套用、带着侥幸心理的"实践";
为什么到目前为止,失败者居多?为什么农民普遍对土地种植的观念淡漠?对土地种植业的重视程度还远没有达到农民去极度依赖科学的地步。
通常农民种庄稼,在家的农民串串门,聊聊天或茶肆酒馆的交流:一亩地施多少肥?什么牌子的肥好?在那个店子买?重要是同一种品牌的价格差距是他们最关注的。
其次是追肥,农民会阶段性计算日子到田间去观察作物长势,比较叶片颜色,和邻家农田作物比较;
缺肥与不缺肥,农民看得很清楚,他们的经验甚至超出大多数很懂科学的人。但是农民只知道立竿见影改变他们发觉
的缺肥症状,那就是追施尿素,至于追施多少,到农资店一问就知道了,无害有效就OK。
很多年以前,农民施肥以经验为主,科学为辅;可如今社会现实让农民对经验和科学都丧失信心。本次疫情灾难提醒国人、农民对农业的重视,农业科学的普及已非常迫切,相信我国农业会很快振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俗话说,庄稼一支花,全靠肥当家,施肥是庄稼生长的关键。对于农村种庄稼施肥的依据是经验还是科学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论证一下经验和科学的关系。应该说,科学是经验的总结,是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通过借鉴经验、吸取教训,进行的系统的总结,然后反过来作用于生产,所以说,科学是经验的升华,具有更深的指导意义。
总体来说,科学不是凭空来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不断总结提高,不断升化的过程。从原始农业开始,农民种庄稼就知道施肥,那时候文字还没有形成,也无所谓科学的总结,农民种庄稼施肥就是依据经验,而经验来之于实践,来之于不断的总结。什么作物施什么样的肥,施多少肥合适,都是不断的摸索,从而形成经验,然后在很长一个时间段内,依靠这些经验来指导农业生产。
但是,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农业生产中,生产环境会慢慢发生变化,比如雨水多少不定,气温变化不定,作物的适应程度不同,施肥的方法和用量,都可能要随着这些变化而变化。所以说,不能在生产中不能仅仅依靠原始经验,而是要不断的探索,发现其中的规律,从而进行总结研究,这就形成了科学。比喻说,农民靠经验掌握了作物与肥料的关系,有了基本的施肥方法,可以用经验指导生产。但是,当科学家们利用农民经验的积累,发明了化肥的时候,农民并没有化肥使用的经验,只能借助科学的指导来施用。
科学是在人类走向文明社会而产生的,首先有了文字,有了记录,这才能不断地总结借鉴,从而形成系统的理论,而这些理念又在生产实践中不断丰富,不断发展,不断完善。随着社会分工,逐步产生了专门的研究人员,而这些研究人员一般具有较高的文化,善于总结,善于纪录,善于分析,从而形成了系统的理论,再用理论指导实践。
也就是说,经验和科学是不违背的,科学来之于经验的总结,比经验更高一个层次,首先对于没有经验的人具有指导意义,而对于依靠经验生产的人,也是一个提升。总体来说,农民大多数依靠经验来进行生产,而在生产中又不断学习科学,特别是现在的配方施肥等,拥有了可以掌握的指标,比经验更加可靠。同时,人生有限,经验当然也有限,科学是对几千年来的生产总结,比一个人一代人的经验更有指导意义。
所以说,农民虽然有种地施肥的经验,但还是要不断地接受科学的指导,虽然说种地不是三篇文章两首诗,但其中的奥妙也是无穷无尽的。经验总究是粗浅的,科学才是不断丰富和完善的。大家说是不是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关于你这个农村种庄稼土地施肥依据是啥,经验还是科学这个问题;什么样的土地施用什么样的肥,现在已成为科学,农民习惯了的东西,有时确实已经过时。土地测土施肥,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同样是土地,有的缺磷,有的缺钾,我们通过测土,掌握了这些数据,就可以对应配方施肥,缺啥补啥,就会事半功倍。有些农民片面地认为,只要多上些化肥,就能够多产粮食,遵循的是过去的一句话:“庄稼一枝花,全凭粪当家”“种地没粪,等于瞎哄”。可那指的是有机肥,现在使用大多为化肥。有些人大量施用氮肥,苗期看去发旺,那有时是形成疯长,后期容易倒伏,反而造成减产减收。这样既浪费了化肥资源,又增加了投资的成本,得不偿失。现在又推广使用调控肥,据说可以解决农作物的后期养分不足问题,我们不仿试一试,一切真知出于实践。
现在农村已不重视有机肥料,更多使用化肥,这样对土壤造成很多危害,其中土壤板结严重就是这个引起。这些年我的经验,对那些黏性土壤的地块,施一些烧过的煤灰可以疏松土质,当然草木灰最好,只是比较少。这种土地,采取秸秆粉碎还田,也是一种好办法。我这几年采用这种办法,土壤状况得到明显变化。其实盐碱性土地,不仿也可试试,我认为也还可以。
上一篇:秦岭最好的酒店在哪里?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