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西游记》的结局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呢?
西游记,唐僧,悟空《西游记》的结局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呢?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这个问题。我认为,《西游记》名著,单从书名文字解说,就是记录成功,也不论师徒四人取到地是有字,还是无字,真经还是假经,歌曰,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着日出,送走晚霞,处处有灾,步步有难,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总而言之《西游记》,唐僧师徒四人合作团队,到达理想目标地的过程记录,可谓成功之作。OK,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西游记》的结局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呢?我认为是并没有成功。
很多人说,《西游记》里唐僧师徒四人一路降妖除魔,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到西天取得真经,那结局当然是成功的,或者说是圆满的。
其实,要说清《西游记》的结局是成功了还是失败这个问题,就要先明白《西游记》里主要人物的目的或者说是追求,已经最终有没有实现这个目的或者说追求。
对于唐僧来说,就是如来佛祖的第二个徒弟金蝉子,他经历了九九八十难,最终成佛。
对于孙悟空来说,他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经观音菩萨指点,跟随唐僧取经,斩妖除魔,最终也成佛。
猪八戒、沙僧、白龙马也是同样的道理,他们犯错在先,经观音菩萨指点,跟随唐僧取经,均有功劳,后来也被安排了职位。
如来因看到“南瞻部洲者,贪淫乐祸,多杀多争,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为了“劝人为善”,普度众生,让世人脱离苦海,派观音菩萨到东土大唐寻找合适的取经人,去西天取经,最终目的完成了。
他们似乎都成功了,圆满了,事实也的确是这样的。但是,我为什么说,《西游记》的结局是并没有成功呢?
唐僧师徒取得真经后,不是带走经书就算是成功了,要世人不断修行才可以,这个不断修行是很难的,远远比八十一难要难,正如在第八回里,如来佛祖跟观音菩萨说“去东土寻一个善信,教他苦历千山,远历万水,到我处取经,永传东土,劝他众生”才可以,否则如来佛祖找个弟子把经书送到东土就可以了,但是那样根本劝不了众生。唐僧师徒的修行取得胜利了,所以他们成功了,也就各归方位了,可是世人的修行才刚刚开始,因此如来佛祖和观音菩萨的目的并没有实现,才刚刚开始。
既然如来佛祖和观音菩萨的目的并没有实现那么,唐僧、孙悟空他们肯定还有继续修行,继续履行自己的职责,去劝人为善,劝世人修行,同时也是对自己的修行,只是他们换了一种身份,换了一个环境,而修行的本质没有变。如果世间不需要佛了,那么他们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因此,修行是永恒的,无止境的。
因此,《西游记》只是在成功的路上,而并没有最终成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历史的考查上是战功的,佛光普照在中华大地有静土各自多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成功了吗?不成功,原来的孙悟空没有规则,打破规则,敢拼敢闯,可最后,却向世界妥协,进入了之前自己反对的,神佛之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成功了,人定胜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风不停,雨霖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们可以将孙悟空取经的过程,看成佛教修炼的过程。
在这个修炼过程中,所谓佛,正是佛教意义上的佛。所谓魔,正是佛教修炼中所讲到的魔境,是一个人必须战胜的幻相。这个幻相无论来自于客观世界的刺激,还是直接产生于内心,都是修炼者必须战胜的干扰。
书中的主要人物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和尚甚至白马,都在比喻一个修炼者。唐僧象征修炼者的本心;孙悟空象征元神;猪八戒象征欲望;沙和尚象征躯体。战胜一个个妖魔的过程,就是在修炼中战胜各种魔相、魔境的过程。
到西天取来的经书,有“无字经”和“有字经”两种。“无字经”不过隐喻着禅宗所说的“佛祖西来无一字”,体现着禅宗所说的“言语道断”。所谓“有字经”,又是各种各样可以诵读的佛经。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