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现代创作诗词,应不应该严按古代的格律?
格律,诗词,平仄现代创作诗词,应不应该严按古代的格律?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唐人都按古体诗写就没有格律诗,宋人都按格律诗写就没有宋词,元人都按词牌写就没有元曲。
现代人再创作诗词该怎么创作呢?我才疏学浅不能给一个确切的答案,但是我确定的是,我们不应该严格按照古代格律去写。而是应该不拘泥于格式,写出符合当代审美和发展的诗。
为什么呢?
首先,格律诗或者说近体诗规则下的用词和意象,在数百年间已经被古人写到了九霄云上,现代人很难再写出比肩古人的好句子。
举例说明。例如写月亮——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我们今人看到一轮明月,心里涌现出的一定是这些无比经典的诗句。想写出同样好诗句,就需要至少先跳脱出古人严格的格律要求,让今天白话文中较古文丰富的多的词汇发挥光热,也能写出经典。
其次,古人科举考试为单向培养,没有那么多分科,写诗是必备技能,这让古人从小经过严格的格律训练。
今人几乎没有人从小接收严格的诗词格律训练,没有必要一定要用自己的劣势在古人的优势领域中寻求突破。
所以今人即使喜欢“律诗”和“绝句”的形式,也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情感优先表达,格律可适当讲究,不需要严格遵循。
再次,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文艺作品就是要在摸索中开拓出新的表达方式。
近代以来发展出的现代诗,以及现代诗的各个流派,都有非常经典的诗句。
例如——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后人看我们今天的诗歌,也会评说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经典。所以真的不必拘泥,写就对了。
古人很早就说过“诗言志”,却没有说过“诗言格律”。只要你所言为志,就大胆放心地去写吧!好与不好,能否成为经典,莫强求,留与后人说。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问题:现代创作诗词,应不应该严按古代的格律?
前言
现代人学习旧体诗,或者创作旧体诗,一定要学习和练习使用格律。因为格律诗是旧体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至于创作诗词,是不是必须严格按照古代格律,这样表达不太准确。应该说,既然创作格律诗词,当然要按照格律。
不写格律诗词,虽然不需要严守格律,但是古体诗也有自己的规则。同样也要注意不可违反,否则就不伦不类,就不能说是旧体诗了。
一、古绝句的押韵
旧体诗分格律诗和非格律诗,格律诗的规则比较多,不讲究格律的古体诗也有自己的规则。主要体现在押韵这一方面。
例如绝句有个规矩一定要注意,这也是我在网友评论时常见的一处小错误。就是第二句和第四句一定要押韵,而且四声要一致 。
1、押平声韵的古体诗
如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霜、乡,都是平声。
2、押上声韵的古体诗
如王维的《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响、上,都是上声(三声)。
3、押去声韵的古体诗
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4、押入声韵的古体诗
如柳宗元的《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灭、雪,都是入声字。
第一句押韵与否不重要,但是2、4句一定要押韵,而且四声要一致。
二、白脚与韵脚平仄相反
观察一下上面的四首诗,还可以注意一个细节,就是诗的白脚,大多数情况下和韵脚平仄相反。
例如《静夜思》的月是仄,这首诗押平声韵。
王维《鹿柴》的林是平,这首诗押上声韵(仄韵)。
贾岛《寻隐者不遇》是中,这首诗押去声韵(仄韵):
柳宗元《江雪》的翁是平声,这首诗押入声韵(仄韵)。
三、诗与词,关于上声韵与去声韵通押
诗的押韵还要注意一个细节,就是上声和去声很少通押,不是没有,是很少,平时作诗的时候,尽量不要上去通押。
这一点诗和词不同,词的上声韵和去声韵是完全可以通押的。例如晏殊的《渔家傲》:
宿蕊斗攒金粉闹。 ◆闹【去声十九效】
青房暗结蜂儿小。 ◆小【上声十七筱】
敛面似啼开似笑。 ◆笑【去声十八啸】
天与貌。 ◆貌【去声十九效】
人间不是铅华少。 ◆少【上声十七筱】
叶软香清无限好。 ◆好【上声十九皓】
风头日脚乾催老。◆老【上声十九皓】
待得玉京仙子到。 ◆到【去声二十号】
凭向道。 ◆道【上声十九皓】
红颜只合长年少。◆少【去声十八啸】
填词和作诗不同,词韵中,上去通押,但是诗韵很少上去通押,假如有的话叫做换韵,而不是通押。
四、换韵
词的换韵只需要按照词谱要求填写就可以,诗的换韵其实更简单,但是一般没有人特别指出来。
诗的换韵,是按照一组来更换,有两句一组的,有三句一组的,有四句一组的,还有更多句子一组的。
两句一组要记住,每一句都要押韵。四句一组的,这四句的押韵要按照绝句(上面第二部分的内容)的标准换韵。
三句一组换韵的诗不太多,我们比较熟悉的诗,比如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前两句是一组韵,两句都押韵:边、天。
后面没三局一组韵,每句都押韵。如吼、斗、走一组,肥、飞、师。
四句一组就是绝句的押韵,二四句一定同声押韵。
四句以上的,注意双数句同声押韵。
结束语
上面说的,是古体诗的押韵要求。格律诗要求更加严格,这里就不赘述了,可以看我头条号置顶的文章。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