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战国四公子为什么豢养门客,现代人为什么不这么做?
门客,秦国,楚国战国四公子为什么豢养门客,现代人为什么不这么做?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为了吸引各国的人才,孟尝君就开始招纳门客,只要你有才能,无论是什么才能,我全都要,而且奖励丰厚。在这样的风气下,很多人就会慕名前往孟尝君帐下,做他的门客
其他几个公子差不多也是这样的情况,这才是战国四公子豢养门客的最终目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战国四公子拥有封邑,但不能私下养兵的,否则大祸临头,那就只能豢养门客了。
门客制度随着秦朝大一统后,改头换面,比如叫幕僚、谋士、参谋、师爷等等。到了现代,叫顾问。
综上,现代人也是这么做的,大公司大企业养了不少智囊,其实就是古代的门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对人才的需求。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争霸,常年战争不断。在这样的乱世,人才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这些门客大多是有才能的人,他们中有谋士、说客、刺客、保镖等。各诸侯国的卿大夫招贤纳士,豢养门客,扩充自己的势力。
以养士著称的“战国四公子”就是出于这个目的,他们礼贤下士,网罗人才,吸引各诸侯国有才能的人来为他们服务。而这些门客也的确能在关键时候为主人分忧解难。
秦昭襄王听说孟尝君田文很有才干,就任命他做了秦国的国相。但由于田文是齐国公子,秦昭襄王不信任他,还听信谗言要杀他。田文的门客中有一个会披着狗皮偷东西的人,还有一个模仿鸡打鸣的人,在这二人的帮助下,田文死里逃生。这个故事,后来衍生出“鸡鸣狗盗”的典故。
邯郸之战时,平原君赵胜想从自己的门客中选取20个有才能的人,跟他去楚国搬救兵。赵胜选了19个人,再也选不出合适的人了。他的门客中有一个叫毛遂的人,认为自己可以完成任务,站出来推荐自己。到达楚国后,毛遂凭借着自己的智谋逼迫楚王出兵帮助赵国,帮助赵胜,这就是历史上毛遂自荐的故事。
2、财富和地位的象征。
门客是当时贵族财富和地位的象征,养门客要花费大量的钱财。哪位卿大夫养的门客越多,就证明他越有钱。有权势的卿大夫出门,车马相随,左右相拥,特别风光。
豢养门客成为当时上层社会的一种时尚,别人都养,你不养就out了。商人出身的吕不韦当了丞相之后,也效仿“战国四公子”豢养门客。他从各诸侯国招聘人才,给予优厚的待遇,人数最多时有三千多人。嫪毐发家以后,也开始养士。当时的卿大夫喜欢养门客,和现在的有钱人喜欢开名车、戴名表、买名牌包包类似,都是为了满足虚荣心。
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门客。例如:商鞅在魏国时就曾为公叔痤的门客,荆轲是燕太子丹的门客,蔺相如、李斯等人也都做过门客。那么,这些门客都是些什么人呢?
门客中相当一部分人是蹭吃蹭喝的。做卿大夫的门客,包吃包住又发工资,还可以仰仗主人的名气在社会上享受特权,这吸引了很多人滥竽充数。嫪毐曾经是吕不韦的门客,当时的嫪毐没有什么大志向,就想混吃混喝。后来嫪毐的天赋被吕不韦发掘,一步登天,成为秦国的权臣。
当然,门客中不乏有真才实学的人。这些人胸有大志,他们辅助主人,为主人出谋划策,希望被重用,实现自己的抱负。做门客,也是很多人进步的阶梯。豢养门客的人都是各国的贵族卿大夫,大都有权有势,甚至能左右一个国家的朝政。很多有才能的人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却没有途径,就会去做贵族的门客。如果才能被主人认可,就会向国君举荐,委以重任。
蔺相如曾经就是缪贤的门客,后经过缪贤的举荐,被赵惠文王重用。后来,蔺相如顺利完璧归赵,维护了赵国利益。渑池之会中智斗秦昭襄王,保存了赵国颜面。
李斯曾经做过吕不韦的门客。吕不韦欣赏李斯的才能,让他做了郎官,李斯才有机会接触到秦王嬴政。得到嬴政的赏识后,被任命为客卿。后来李斯帮助秦王统一中国,做了秦帝国的丞相,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大名。
很多门客都是有骨气的忠义之士。秦王免去吕不韦的丞相职务后,把他遣回封地。吕不韦的三千门客并没有因为主人的没落而树倒猢狲散。而是跟随吕不韦去了洛阳。
晋国大夫智伯被杀后,头颅还被赵毋恤做成了酒器。智伯的门客豫让,想为主人报仇,几次刺杀赵毋恤都没有成功。赵毋恤认为豫让是忠义之士,不忍心杀他。豫让请求刺杀赵毋恤的衣服,代替赵毋恤,为主人报仇。赵毋恤同意了,豫让用剑刺了几下赵毋恤衣服,就自杀了。豫让还有后来的专诸,荆轲都为了报答主人付出性命,是门客中的忠义之士。
春秋时期的贵族卿大夫豢养门客,其实也是一种交易。两者互相利用,各取所需。主人豢养门客,是为了让门客帮助自己。门客得了主人的好处,就为主人办事,有的人甚至为报答主人原意付出生命。总的来说,卿大夫和门客的关系,类似于现在的雇佣关系。
而到后来被汉武帝禁止了,后来又断断续续存在过,到了元明清就彻底消失了,差不多明朝就没有了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人有大智慧与慈悲心而现代中国人小聪明与贪婪心太重,目光短浅……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