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孩子学习慌张该怎么办?求解答?
孩子,慌张,家长孩子学习慌张该怎么办?求解答?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孩子学习慌张该怎么办?求解答?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孩子学习慌张,先要分析其原因,再找帮助解决的办法。
一、究其原因,分析“病理”。
家长要了解孩子是否在生活中的表现有以下几点:
(一)对新鲜事的慌张。孩子突然对家里买来宠物狗、宠物猫等动物来饲养,会感到慌张惧怕。家长可以抱着孩子鼓励其抚摸动物头部或皮毛,让孩子觉得不会受到伤害而产生慌张的心理活动。
(二)对不熟悉的事慌张。孩子对于突然发生的事情,如今天突然来了一批朋友到家,都是生客,孩子对不熟悉的人会慌张。家长可以通过逐个朋友带到孩子面前介绍,并引导其大胆称呼客人,并喊出声来,逐渐缓解其心里紧张的情绪。
(三)对杂乱繁多的事慌张。孩子对于事务太多,做起来毫无头绪而感到慌张。比如:家长让其招待到家做客的亲人,一会要打水、一会要泡茶、一会要煮开水、一会要洗水果、一会要开空调、一会要开电视等等,事务太多了,他就觉得慌张。家长可以让其理清侧重,先干什么,期间还可以干什么,最后干什么的先后次序来一项一项地完成,就不会慌张了。
二、找准”病根“,对症下药。
如果孩子在生活中都会遇事慌张的话,那可以理解为是心理问题,不是学习上的问题,应多其处理事情的历练,注意积累经验,帮助其提升勇气,面对事情的发生,用于承担。实在不行就要去找心理医生咨询辅导就诊了。
如果孩子只是学习上在表现慌张的话,可能家长给予孩子的学习目标太高,孩子又太在意、太执着造成了极重的心理负担。家长既要在学习上辅导孩子逐题完成的习惯,又要鼓励和疏导孩子紧张的学习心理,并让孩子不断重复掌握知识点,让其能运用知识,沉着泠静地解答问题。
通过不断地训练和经历,有效帮助他们重新找回学习的兴趣,形成学习内动力,也让孩子学会担当,学会成熟,不要被眼前的困难吓倒,一定要经过自主学习,力争上游,为成为更好的自己而努力。
我是@暖阳鸽说教,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您。关注我,可以看到更多的教育教学的内容,欢迎交流与指正!
#教育那些事#我要上头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觉这位父母确实有点着急担心了,问题提的都有点语无伦次了。不知道这里的“慌张”到底是想表达孩子怎样的具体状态呢?是说孩子一学习就会对学习的内容表现得手忙脚乱呢?还是对于学习这件作为学生算是日常事务就都会表现地紧张不知所措呢?这可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方向和范围呢。
所以我们一直建议父母们在提问寻求帮助时尽可能有具体事件的描述,才能得到更有针对性的解答,也才能更好地帮助到孩子。
1、如果是孩子对于学习的内容,或者具体的科目有畏惧感
这是各个年级段孩子中都会存在的问题,有些是某一个弱势科目,有些是科目内的某一章节或版块,有些则是因为所授科目的老师本人,又或者还有其它别的原因。所以父母需要通过观察、和孩子聊天、向授课老师了解等各种方式来搞清楚孩子的卡壳之处以及导致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在此基础上才能找到相应的方法帮到孩子。这种情况是比较容易解决的。
2、如果是孩子对于学习这件事本身有畏惧感
虽然这种情况比较少发生,但也不排除。
这就要追溯到孩子初上学时或者是在幼儿园时期是否曾经发生过特别令其恐惧的事情但父母并不知情的。一般对于学习、对于学校产生畏惧感的孩子都需要追溯之前的经历。这个相对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一方面是事情有可能过去很久了,很难找到线索,曾经就有孩子是上了高二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但追其根由却是发生在小学二年级的一件事;另一方面是对于普通的父母来说很难能从过往经历中分析出问题的症结。所以建议找专业人士帮助解决。
同时父母需要明白一点:在孩子心中天大的事情对于父母来说并不一定同样天大,所以父母需要避免自己的不屑而只站在成人的角度去评价说教,这样更加无法让孩子深感理解而放松,对于问题解决十分不利。
所以,对于第一种情况父母是比较容易帮助孩子解决的,但对于第二种情况建议去寻求专业帮助。不过无论父母遇到任何关于孩子的问题,都首先要自控情绪,让自己冷静下来,才有可能理智地应对,着急上火并不能解决问题!祝安!
愿您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幸福一生!
欢迎点击关注【旮旯里的神仙洞】,专注个体成长研究,更多原创作品等您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您好,孩子学习慌张的原因在于对于学习本身不自信。
任何人对于事物的恐惧源于未知。
所以孩子不自信的原因第一是确实对于知识掌握的不好,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忧虑过去没掌握的,害怕没学会的。从而学习就慌张,感觉各种短路。
另一方面,外界环境的压力导致的。这个外界环境压力可能来自于学校,也可能来自于家庭。学校有考试,排名压力大,家里父母指导学习情绪化,言语批评甚至大打出手都有可能,有些内心更为脆弱的孩子甚至因为身边父母的一个眼神,几句唠叨都可能内心慌张。
还有可能是性格导致的。不一定是内向,也可能不善于沟通,甚至放弃沟通,茫然失措,进退失据。
所以,请帮助孩子建立学习的自信。
明确学习的目的,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下设立目标,学习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是为了成绩。设立阶段目标,建立一个学习进度的目标规划,让孩子减压,成绩提升是一个过程,不能因为一次作业,一次考试就批评否定;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