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请教:孔子讲“知之为知之”体现“实事求是”精神吗?请指教?
知之为知之,孔子,实事求是请教:孔子讲“知之为知之”体现“实事求是”精神吗?请指教?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世界是复杂的,“求”十分重要,古代的求主要依靠眼耳鼻舌身进行表面考察。比如,医学的望闻问切。当代,这个求就复杂多了,很多要借助仪器,比如,天文望远镜,显微镜,螺旋仪,平面图,电子图等等手段,物理化学生物数学手段,根据需要去选择。如果是社会领域的还要选择经济学、关系学、管理学、等工具书。这个求字却是不好学,既是思维过程,也是实践过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是孔子说的全句。从孔子推崇的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义、礼、智、信来看,有可能是教育他人做人要诚信,不要说谎。
而事实求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孔子并没有教人怎样去求是,没有了过程就发现不了“知之”,这也是我们国家之前没有发展成科学的原因。
儒家治国的弊端是对个人约束太多,你的一言一行都要被限制,只注重事物的结果,却不去关心事物的发展规律。
所以这里的“知之为知之”,只是对结果的态度,就是要我们诚信,但它忽略了产生“知之”的过程,故而不是实事求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
但这还不够。
还要格物致知慎思明辨,探寻事物的规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是这个意思。内涵是教人少说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说话适可而止,不该说的不能说,是智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孔子这段话强调的不是实事求是,而是一种老实的学习态度。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老老实实地做学问,也是一种大智慧。
《论语》原文是,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最后的知通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四书集注》是怎么说的。“但所知者则以为知,所不知者则以为不知。如此则虽或不能尽知,而无自欺之蔽,亦不害其为知矣。”
朱熹老先生的解释很妥当,这一句话可以说是入道之门,不论是学问之道还是修行之道,这和禅宗所说“知之一字,众妙之门”有异曲同工之妙。很可惜许多人读的时候忽略过去了。
这段话说明了一个道理,不自欺即是真知。我们的知性是一个整体,不要把它分做两段。比如黑白,空有,大小,远近,见与不见,这些只是现象上的变化,无论它怎么变,不碍本性的精明啊。现在我们大家坐在这里,远可以看到天边的月亮,近可以看见掌中的手纹,睁眼观世界,闭目一片漆黑,所有的不都历历分明吗?开眼闭眼之间那个知性始终存在。要知道,说知的是你,说不知的也是你,说见的是你,说不见的还是你。如不是知性圆满,你如何分别知与不知,见与不见?
这天下这么大,万象纷呈,你不可能什么都知道,但是你只要老老实实承认你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这并无碍你的真知,那个知性无碍。反过来说,明明看见了,你说没看见,明明不知道,你非说知道,这叫自欺,掩盖了你本性的光明。那个真知被你的所见所闻掩盖了,然后你就抓住那个假象,拼命地骗自己,也欺骗别人,不得解脱,也就离真相越远。
总的来说,孔子这句话用现在话讲,叫实事求是,不过要把这个“求”字去掉,真相就是真相,求不来的,你越求越远。用古人的话叫天理昭昭,明明白白的东西,是我们自己把自己骗了,不欺骗自己,不求而自得。这在《大学》里叫诚意,实实在在的功夫,也是实实在在的学问,然后一路下去,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至于格物致知,诚意是贯穿始终的,不自欺谈何容易,要在事相上慢慢磨练。现象上的疑惑没有了,这个意才能诚,心才能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说“冉由,教诲你知道这个道理是怎样的呢?我知道了的就可以让你知道,不知道的就不可以让你知道,是真智慧”。为,让知道。后面知通智,智慧。体现孔子谦虚,不夸夸其谈,实事求是治学精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