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要对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有必要吗?
劳动教育,孩子,自己的为什么要对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有必要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当然,你在这里所讲的劳动可能是指体力劳动和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就这一方面来讲也是很必要的。青少年会在参与日常劳动的经历中理解人的生活和生命的价值,一个人小的时候如果缺少这种教育,对其未来的成长和生活是极为不利的。
总而言之,小学生的劳动教育不仅必要,而且是真正教育中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教育意义和功能十分巨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于孩子的学习、健康,好多家长都非常重视,但对孩子劳动能力的培养,好多家庭都忽视了。
往往在孩子主动要求参与家务劳动时,好多父母都是忙不迭地拒绝:“小宝贝,你把学习搞好就行了,家务劳动你就别操心了”,久而久之,造成了孩子对家务劳动的事一窍不通,什么也不会干。
今天,白墨小编就和大家一起谈谈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各位家长应该明白,劳动能力是人生存能力的一个方面,劳动教育并不影响孩子学习,适当的家务劳动有助于孩子良好品质的形成,对学习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劳动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不知道年轻的妈妈们有没有发现:孩子一出生,就会表现出一种独立的意向,当孩子自己会用奶瓶时,能拿起筷子、勺子时,刚学会走路时,就会推开大人的手,尽管喝奶会弄湿衣襟,饭菜送不到嘴里,走路还跌跌撞撞,但从中却能看出,孩子已经有了“我自己来”的要求。正是因为有这种独立的意识,所以人类才能进步,家长如果科学加以引导,从小让孩子进行劳动锻炼,孩子就会逐步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干的习惯,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一般会独立思考、有创造性、生活适应能力强、而且办事果断。
二、劳动能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
让学生适当地做一做家务,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通过劳动,使孩子认识到自己也是家庭中的一员,有责任、有义务承担家务。在孩子做家务遇到困难的时候,父母要及时予以鼓励,让孩子能够坚持做完,长此以往,就能增强孩子的责任意识,对分担的工作和任务不推诿。
三、劳动能锻炼孩子思维的条理性、灵活性、创造性
劳动也是一种学习,尤其是家务劳动,从学生身边生活实际入手,有可操作性、规律性。通过劳动,可以锻炼孩子思维的条理性、灵活性,以及创造性。瓦特不是在烧开水的时候,发现蒸气的巨大威力吗?孩子在劳动中养成的良好习惯,必然会迁移到学习中去,促进孩子学习的进步。
四、劳动能促进孩子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通过劳动,才能体会到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通过劳动,可以使孩子体会父母的辛劳,从而更加理解、感恩父母;通过劳动,可以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遇到困难不轻言放弃。
总之,劳动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有助于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如果您期望孩子有一个灵活的头脑,坚持的性格,健壮的体格,请重视对孩子的劳动教育,切莫错过这一大好时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个不爱劳动的人会受人欢迎吗?请注意:“劳动”包含脑力和体力两方面,学生从体力劳动开始...逐步培养成受人欢迎,有啥不好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劳动是人类生活第一需要,这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家庭、学校、社会与国家对于从小教育孩子热爱劳动要有高度的统一认识,形成社会舆论永久话题,让″劳动光荣,懒惰可耻\"成为每个人的座右铭。让人人都知道不劳而获、好吃懒做、坐享其成是腐朽的、没落的、寄生的剝削阶级思想,应当揭露、批判、打倒!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认为从小就对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很有必要的。首先,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创造人类智慧的泉源,而好习惯是从小养成的。现在好多父母为了自己孩学业成绩,平时只让孩子好好努力学习,而不让孩子下做家务劳动,怕孩子累,怕孩子苦,生活上的一切事情都是父母代劳。这往往使孩子养成一种少爷病,出来社会要么高学历低能力的人,要么是工作中斤斤计较与社会格格不入。我以前有个同事就这样,早上回到办公室其他人都一齐动手搞下卫生,很好家庭的气氛,而他只是站在走廊观看。叫他时,他说在家里都不用干活的。所以平时工作中他和大家都容洽不了。
其次,劳动可以锻炼人坚强的意志。现在很多家长说小孩很难教,骄气。学习中遇到问题易生气,说他两句就掉眼泪,有的会离家出走。有的同学甚至批评不得,老师批评了,走去爬窗跳楼,拿生命开玩笑。所以要从小养成刻耐劳,就要多劳动,养成坚强的性格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高尔基说过 “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
上一篇:马云、马化腾、李彦宏、雷军,这些企业家这次疫情谁的贡献最大?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