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钟南山说,要警惕第二波疫情,太可怕了,我们该怎么做?
疫情,病毒,病例钟南山说,要警惕第二波疫情,太可怕了,我们该怎么做?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二 、国外疫情尚处高峰,“外防”压力依然巨大
截至目前,世界上因新冠肺炎感染的累积确诊人数已经达到了534万,死亡更是超过30万例。美国更是朝着“失控”的方向狂奔。说到这里,老卒就不得不说,国家对外来人员可能影响我国疫情防控采取的行动非常明智的,“五个一策略”(即:限制一家航空公司只能在一个中国城市和一个外国城市飞行,且每周的航班不能超过一次)的实施,断绝了病毒从外部进入中国的通道,即便美联航请求复航我们都没答应。正是有了这样严格的措施,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复工复产。要不然的话真的早就已经爆发了第二波疫情了!
综上,我认为此时不但谈疫情结束尚早,而且在对待疫情防控方面我们也不能麻痹大意。“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这样的措施依然要严格的执行下去。
我是职场老卒,欢迎和我一起交流职场里的心得体会。
您的评论、阅读、转发、点赞,就是对我创作最大的鼓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钟南山院士日前在接受美国CNN连线采访时表示:中国各地目前正逐步恢复正常生活,但近几周湖北和东北等地出现了局部的具体性疫情。由于尚未获得免疫,大部分中国人仍然是新冠病毒的易感人群,中国不应该骄傲自满,第二波疫情的风险仍然很大。
一、国内目前疫情情况
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5月18日通报,5月17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7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4例(内蒙古4例)本土病例三例(吉林两例,上海一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一次病例一例,为境外输入病例(上海一例)。
二、为什么会出现第二波疫情
1、很多未知因素
目前很大部分人还是易感人群,没有抗体,即使有了抗体的也无法完全确定不会第二次感染。
潜伏期的病人有没有传染性?这个到目前为止还是个未知数,只能一边观察一边总结。
至于第二波毒性更强还是更弱?都无法预测,因为偶然性比较大,如果出现第二波在北半球,可能在入秋,天冷的时候人比较容易聚集,而在南半球现在也要警惕。
2、疫苗研制时间长
目前我国疫苗在进行临床试验,但是要找到完美的解决方案,可能还需要几年时间,我们反复测试不同的疫苗,但是现在要下结论还为时过早,还不知道应该用哪种疫苗来对抗新冠病毒,所以疫苗要最终获得批准,时间会更长。
三、如何应对
抗击新冠病毒将成为常态。张柏礼院士称“一年内口罩还是摘不掉”。在以下三种情况下,建议佩戴口罩,一是在较封闭的公共场所,如公共交通工具,电梯,场所内应佩戴口罩;二是生病时其出现发热咳嗽呼吸道症状时要戴口罩,避免传染给其他人;三是在医院等特定环境内要戴口罩。
在通风条件良好,并且能够保持比较好的安全的社交距离的情况下,可以不戴口罩,如公园,人较少的街道操场。在剧烈运动时,不能戴口罩,在近期没有新发病例报告的低风险地区,也可以适当戴口罩。
目前武汉也正在对全民进行新冠病毒的检测,全面筛查无症状感染者,5月15日当日,全市核酸检测113609人次。
结语:我们一定要加强警惕性,把抗击新冠病毒进行到底,相信我们一定会战胜病毒!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而又非常难以做到的问题。说它简单,该怎么做大家可能都听的不耐烦了,甚至连三岁小孩都能说出防护的一、二、三。
说它难以做到,是因为绝大多数地方一直没有疫情,一直叫着狼来了,结果没有来,警惕放松了,思想麻痹了,大部分人都高枕无忧了。
现在我国周边一些国家疫情爆发,境外输入病例不断增多,东北三省疫情告急,再度进入战斗状态。其它部分地方也有疫情再次卷土重来之势,抗疫形式相当严峻。关键时刻,钟南山院士再次发声,这不同寻常,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到底应该怎么做?
一,树立危机意识,坚决杜绝麻痹思想。
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许多人觉得高枕无忧了,固然国外疫情不断爆发蔓延,国内一些地方也有所抬头,但有些人总觉得离自己太远,没有必要大惊小怪,产生了麻痹大意的思想。
要知道,病毒没有国界,传染途径之多,传染速度之快,况且无症状感染时刻都可能存在。更重要的是一旦传染,无药可救,只能眼睁睁的任其发展。因此,面对新一轮的疫情,一定要提高警惕,像曾经经历过浩劫的武汉人一样去预防。
二,充分认识再次抗议的复杂性、艰巨性。
这次抗疫是在国内经济受到重创,复工生产艰难进行的双重压力下进行的,必须做到生产抗疫两不误。
这无疑给抗击疫情带来了难度,既要上班又要减少与人员接触,一旦有人感染,就会形成巨大的感染链,像哈尔滨 吉林都出现这样的情况。
三,坚持传统做法,形成防疫常态化。
一是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个人的免疫力。
二是减少与感染或者潜在感染患者接触的机会。
三是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减少传染的机会。
四是戴口罩形成常态化,只要出门就要戴上口罩。
五是要勤洗手,多喝水,不熬夜,室内常通风。
六是一旦咳嗽、发烧要及时就诊。
时刻谨记钟院士的劝告,做好防护,坚持就是胜利,战疫必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钟南山院士在接受外媒采访时,表示:中国尚未建立起新 冠 病毒免疫,第二波疫 情的风险仍然很大,国人不应该自满。
上一篇:首页推荐无数,没有一个优秀,请教各位这个兴趣认证是不是选错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