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了中华民族复兴,是不是应该从民族文化艺术抓起?
传统文化,文化,中国为了中华民族复兴,是不是应该从民族文化艺术抓起?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从文化角度构建社会和谐,主要有两个层面内容:一是特殊具体的文化层面,包括弘扬传统文化在内的文化资源领域、精神生产领域、文化传播领域、文化消费和文化交流领域等。二是普遍深刻的文化层面,即渗透于各个领域的共同理想、组织和行为方式的和谐问题。 构建文化和谐,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和谐社会建设迫切需要,现实生活中又普及推广不力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对传统文化的普及推广重视不够,措施不力;宣传、出版、教育等配合默契欠缺到位,声势不大;思想规范、行为引导、榜样示范,和文艺创作、多种形式配合上差距较大,不尽人意;政策引领、资金投入、教材审定、普及方式和师资力量都尚待完善。这是需要认真加以解决的。
二是处理好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合理成分和优秀成果,使之继续丰富发展、提高完善、不断升华的问题。传统文化是在持续、充分地吸收借鉴各种优秀文化养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今后的继承发扬也必须这样。当前,随着对外交往的不断增多,外来文化的影响渗透随之加强;而且对外来文化内在需求和外在压力双向加大,并通过多种渠道、多个层面、多种方式,以前所未有速度和力度释放出来,这是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只有转变观念,调整思路,因势利导,借力使力,为我所用,才能使传统文化在新的形势下不断发扬光大。
三是处理好传统文化“外热内冷”,理性把握稳步推进问题。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持续增长,国外兴起了一股规模空前的、包括了解传统文化在内的汉语热。国内对国学和传统文化的地位也展开了热烈讨论,引发了人们的关注。不过,对国外的汉语热要冷静、客观地看待,他们大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而非中国传统文化的“软实力”的影响。国内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也众说纷纭,各持己见,形成共识还需要一个过程。操之过急是无益的。
四是处理好传统文化内涵博大精深、掌握难度较大,如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问题。传统文化体系庞大、内容十分丰富;积累很多、感到无从下手;时空太远、文字生辟难懂;工作很忙、难以深钻细研。此外,传统文化自身有精华也有糟粕,有优势也有劣势,有长处也有短处。如何适应社会转型期的特点,针对当代中青年和少年儿童对传统文化知之不多的实际,在教材编写、普及推广、配套工程、激励机制、组织领导等方面,采取切实可行措施,使传统文化在工作学习、文化娱乐、日常交往之中得以潜移默化的推行,变成一种自觉自愿、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政府机构也要准确把握文化体制的价值。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日本所学习礼仪、茶道、剑道、骑马、射箭,大部分都是从中国传过去的,今又被定为国粹,然而学习如此之多的东西的人,却一味的篡改历史,到今还在传播侵略思想,而国内大部分人认为学了这些无用,连国人自己都不重视,甚至以去外国学习他国文化读大学为荣,这哪是读书,是拼爹、是渡金,国内很多大学没人理,就因为现在有钱人太多,企业、娱乐圈也是崇洋媚外,中国和其它国的关系就像老师和学生,有时今天是老师,明天又变成学生了,纵观中国一百多年历史,可以发现,你一示弱就会被万人欺,只有自强方能国家强不受人欺负,也只有这样我们的民族和文化才能传承下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国防,科技,文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必然的,文化是社会发展、生产力提高的重要基础,但这儿有个误区一定要绕开,那就是并不是所有的本民族的文化都要继承和学习,因为这里面也有很多是糟粕、是应该扔掉的,而对于好的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学习,只是增加了我们对于本民族的认同,要想让本民族得到复兴与发展,更要放开视野,学习更多新的文化与技术。
艺术之美除了可以净化我们的心灵,提高我们对美好事物品质的追求,更能够丰富我们的思想和想象力,从而带动创造力。
因此,文化艺术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每一个民族在文化方面都有一个根,没有这样的根就好比是浮萍,如此一来怎么能发展呢?虽然不同的时代对民族文化的要求可能有所不同,例如有的民族在这样的时代称雄,有的民族会在那样的时代称雄,但是如果能够找到很好的切入点融合进去使其符合时代潮流,那么肯定会强盛不衰!
上一篇:dnf到满级要多久?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