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古代打仗武将单打能力真能决定战役胜负吗?三国演义给人这种感觉?
武将,单挑,主将古代打仗武将单打能力真能决定战役胜负吗?三国演义给人这种感觉?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家好!我是浩中一内,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古代领兵器时代打仗,电视剧给我展示的场面,常常是两军对阵排开,然后双方分别派出几员大将阵前单挑,若遇到一方单挑的大将战败,如果对方没有及时派出新的战将出来救援,那么获胜的一方大部队就要向着战败的一方军阵中冲过去,战败的一方因为大将率先战败,士气低落,面对对方的冲杀,便落方而逃,这样就基本决定了战役的胜败。
这样的战争场面给人的感觉,打仗基本上是靠两军主将身先士卒的挺身而出,而两军的士兵就是撑撑场面,在战役胜败基本决定之后进一步扩大战国而已。
其实,这只是为了展示荧屏盛大效果而已,真实的战役,从逻辑上想也不可能是主将先行拼杀。一个能够领军的主将,培养出来的成本是昂贵的,也是来之不易的,一军之主将是要指挥这只军队打仗的,而不是率先拼掉自己性命的。
古代战役中,有没有武将单打的时候呢?也是有的。这往往是小范围作战迫不得已的时候。例如三国赵云长坂坡单骑救主,这是刘备军被曹军追的溃散之际,赵云虽深知危险重重,为了救回后主刘禅也不得不单骑挺身而出,拼一拼运气了。
古代战役中,武将单打也只有在小规模单位战役中,比如几人几十人的战役中,武将武力值超群的话,可以决定战役胜败。但是如果是大规模军团作战,某个武将的武力值对战争胜败的影响,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就如同项羽,曾有温酒斩华雄的英雄事迹,但是在面临曹操大军围困于土山的时候,他一个人的武力值也是无济于事,要么投降,要么自杀。项羽虽力能扛鼎,武力超群,在被汉军围困于乌江边时,败局已定,虽然组织了几次非常漂亮的突围,最后也不得不输给现实,拔剑自刎以谢天下。
在古代战争中,正面战争都是肉搏战,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为了减小我军的伤亡,就需要排兵布阵,运用谋略,将敌军化整为零,各个击破。
所以,我的观点就是,古代战争中,武将单打的场面几乎没有,而且武将单打决定战争胜利的,也只有在小股作战时能够实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般来讲,武将是很少会出现在战场上一人穿梭与千军万马之中的,那都是小说效果而已,不说别的,千军万马一人射一支箭过来你就成马蜂窝了,还怎么影响战局啊?
所以想要纯粹靠武力值击溃对方心理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虽然呢,武将没办法影响敌人,但可以影响自己人啊。古代冷兵器时代,虽然也可能会有后勤、装备上的差异,但打仗胜利关键还是在人。严谨的治军风格,会很大程度地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历史上比较出名的两支军队,岳家军和戚家军,也没见史书上说岳飞、戚继光是万人敌吧?但是两人自身的品质,无形间提升了军队的作战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武将是可以影响整个军队的,进而影响战局的胜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也得讲“流量”啊!所以,会把武将单挑写得很好看,就像在看武打片。
而事实上,古代战争中将领起到的是统帅作用。包括平时的治军、练兵;发生战争时,如何调度后勤;什么时候进攻、什么时候防守;预判敌军行动,抢占先机等等,都是一个优秀的将领必须具备的素质。
比如卫青,就可以凭自己的经验和直觉,准确地判断匈奴人的行动路线,每次都打得匈奴人措手不及;又比如霍去病,擅长长途奔袭,能够很好地组织自己的部队进行闪电战。
所以,将领的单挑能力很强,固然能鼓舞士气,但是,将领综合素质才是左右战场胜负的关键因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是,若论单打独斗,吕布怎么样?可谓天下无敌,马超怎么样?让曹操割袍断须,结果呢?诸葛孔明手无缚鸡之力,又怎么样?大小战役取得的胜利数不胜数!所以,将在谋而不在勇,一将无谋,累死三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武将就算猛如项羽,力敌千军,也不能改变战争的胜负,之所以给人这种印象,主要是受了小说的印象。
虽然武将的个人武力决定不了战争胜败,但古代史官百姓的观念中,将领的优劣仍然是胜败的决定性因素,他不像今天我们的眼光,还能看到经济气候科技对战争的影响。
因为中国古代的战争过程主要是从武将的列传中疏导出来的,过分夸大个人对战争胜败的影响,如果没有兵马俑的出土,我们对秦国的军事了解是空白的,只会想到白起王翦等名将的卓越指挥能力,而想不到秦国的军事制度是如此先进。
演义小说诞生于民间,继承了这种唯将领论,实际上中国古代的战争非常复杂,特别是中原王朝。反而是游牧民族可能会有这种单挑的举动,奉行强者至上的游牧民族,有时就像动物之间打架,胜者为王,统领整个部族。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