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报考公务员有哪些误区?需要注意什么?
职位,考生,岗位报考公务员有哪些误区?需要注意什么?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误区四:参公管理和公务员没区别。
在公务员考试中,有一部分岗位注明参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这类岗位待遇和公务员是相同的,但是由参公单位向公务员转变属于逆向调动,虽然政策是允许的,但是在实际执行中有很多障碍。对于省直单位来说,有些单位规定参公单位的领导干部才能向机关调动,工作人员是调动不了的。
误区五:准考证必须彩色打印。
其实,公务员考试的准考证黑白打印即可,也不必刻意打印在一页纸上,一页纸实在打印不完双面打印即可。同时请切记,考试时不能在准考证上打草稿、记答案,被发现了是有可能认定为作弊的。
以上几点误区是很多刚接触公考的同学注意不到的,希望大家在报考时避开这些雷区。毕竟,选对了就算成功了一半,考试只是让这个选择变成现实。
我是Laurida爱学习,如果你有公考方面的困惑,请关注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公务员报考时的选择和报考后的复习,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是否能够成功上岸。
误区一:报考只因就业压力,不管什么职位只要考上就好
很多考生报考公务员只是为了就业压力、工作环境不好等因素,简单地把考公作为救命稻草,这种想法本身就是错误的。因此,许多考生在报考的时候对报考职位不作深入了解,被录取后却发现离家太远、工作太累等诸多问题。
对策:考生在选报时要慎重考虑,理性对待,不能盲目进行选择。
误区二:盲目跟风或热衷于报考“没有专业限制”的职位
很多考生在报名的时候,没有仔细权衡自己的优、劣势,没有谨慎报考,而是仓促地决定自己的报考职位,或者是人云亦云,盲目跟风,放弃了对自己人生中谨慎的一次主动的把握,可能直接导致考公失利。
对策:建议考生不要走极端,都去报名那些没有专业限制的职位。据往年报考数据分析,热门职位都对专业、学历和基层工作经历方面的要求较低,大量考生报考这样的职位,造成了职位填报拥堵,而某些职位却无人问津,导致比例严重失调。
误区三:报考招录人数相对较多的职位成功率高
很多考生在报考的时候会倾向于选择招录人数相对较多的职位,认为这种职位的录取率会相对较高。
对策:招考的人数多,但是报考的人数同样也多,因此报考招录人数较多的职位成功率未必高于招录人数较少的职位。
误区四:有工作经验的社会在职人员报考优势大于应届毕业生
很多考生会有这样的想法:在职人员有一定优势,因此录取几率会高于应届毕业生,但其实不一定是这样的。
对策:要全面分析在职人员和应届生各自的优劣势,理性报考。
祝您如愿上岸!加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关于选岗
第一次报考,不少人难免会想着报个好点的岗位试一试,我劝大家还是早点打消这个念头,因为真的没有希望,这么激烈的竞争,有多少大神考了一年又一年,你们还是不要硬碰硬了,报个自己小专业的岗位,能筛选下来不少人,压力小了,上岸的几率也就大了。
二、关于计划
学习一定要有计划,不然会像一只无头苍蝇一样,没有目标,学到最后也没有什么起色,制定一个好的学习计划,保证自己每天至少有6个小时的有效学习时间即可。
三、关于资料
不用多,但是一定要精!
有条件的同学可以报班学习,真题非常重要,需要真题的话,可以用上学吧公务员考试题库。
四、关于复习
我认为学习的过程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复习,学完一遍之后,一定要多回头看看自己的错题和没有掌握好的知识点,花一点时间去复盘下,看看网课,巩固一下,能学的更好!
好啦,内容就到这里,最后,希望大家公务员考试成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您好,中山华图教育为您解答~
一、打好基础 吃透概念
判断推理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考查的是考生的逻辑推理判断能力。有的考生在备考时总结出做判断推理的方法,认为靠直觉+推理就可以战胜考题中出现的“牛鬼蛇神”。专家认为,靠直觉可能只适用于个别题目、个别考生,毕竟直觉的准确度因人而异,用在考试中还是不科学;想要准确的答题是要靠推理,但在考试中面对题目绝大部分考生推理要花费一定的功夫,这样也不利于答题。
专家认为推理要靠一定的理论知识支撑,才能更好地领悟题目间的因果关系,才能更好地进行推理。所以,暑假里,考生要首先重视对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学习和掌握,打好基础。谈到基础,一些考生不以为然,认为这与实际考试难度相比相差甚远。但从历年考试的试题情况来看,试题的难都是在基础知识中延伸出来的,是对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和基本方法的综合应用。所以,专家建议考生可以考虑选择一本好的判断推理教材协助自己掌握理论知识,在教材内容方面最好选择题型全面、知识涵盖广、讲解权威的专项教材,这样暑假里考生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翻开教材学习一下。
二、学习技巧 总结方法
将近两个月的暑假,虽然给考生提供了集中备考的时间,但是行测申论每一项都有大量的题型,单指判断推理这一项,就分为逻辑判断、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四个题型,所以分给每项的备考的时间屈指可数。在这样的状态下,要将备考时间安排的张弛有度,那么在备考方法上就要下足功夫,好好研究一下备考安排。
上一篇:谁能帮我设计下这个这个房子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