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王莽篡汉和司马氏篡魏哪个在封建道德体系中更不堪?
王莽,司马,司马懿王莽篡汉和司马氏篡魏哪个在封建道德体系中更不堪?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王莽因为是“篡汉”,干什么事都讲究有理有据,一切都是依托古往今来的“礼”,特别是周朝的《周礼》,王莽改革也称为“托古改制”,开的是历史的倒车。
恢复周朝“井田”制,朝廷官员职务全部依照周礼改名,所有的宫殿道路也都改名,废除铸造成本和价值相等的西汉五铢钱,发行一些新钱变相掠夺社会财富。
还派遣使臣四处宣扬威名,把原本与汉朝和平相处的匈奴等国的国王降一等级为“候”,导致各国不满,战端纷起。
匈奴进攻长城
最后,新朝仅仅存在十五年就宣告灭亡。
再来说司马氏篡魏,司马懿出生在一个连续四代都是省部级高官的官宦世家,当时叫“士族”,在科举没有发明之前,国家的主要官员绝大部分都是士族出身,士族掌握了大量的土地财富,官场都是他们的人,百姓也都依附于士族而生存,这是股可以左右国家决策的力量。
司马懿原本是不想到即将灭亡的汉朝当官,曹操也听说司马懿很聪明,就把他招到麾下。
经过慢慢的发展,司马懿做到了丞相府主簿的位置,前任是杨修。
曹操雕塑
曹操一直以来都不信任司马懿,但是曹操的势力是自己一手打下来的,汉献帝只不过是他扶持起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傀儡,而曹丞相的手下,很多官员都反对曹操称王,更反对他取代天子,只有司马懿支持曹操,并且不断出谋划策,才得到曹操的信任。
曹操薨亡后,司马懿支持的曹丕接过大权,顺利登基称帝,司马懿也成为了曹魏的肱骨重臣,曹丕驾崩前,还让司马懿辅佐年幼的少主,和王莽一样,司马懿也是靠辅佐幼主,权势进一步增加,慢慢架空了天子。
司马懿雕像
司马懿死后,儿子司马师接过大权,司马师死了,司马师的弟弟司马昭接过大权,司马昭死后,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篡位称帝,这期间,魏国皇帝不是被废(废曹奂为陈留王),就是被杀(废魏高贵帝曹髦为高贵乡公,指示部下成济杀死),充满着血腥。
司马家族当了皇帝之后,为进一步增加士族的权利地位,太康元年(公元280年)颁布了官品占田和荫人以为佃户、衣食客的制度。
游牧民族
士族的权势实力增加,就会野心膨胀,最后出现了八王之乱,导致国家实力受损严重,胡族趁机发动起义叛乱,史称“五胡乱华”,其后的百余年中华大地出现了“五胡十六国”,汉人成为“两脚羊”,人口从3500万下降到不足五百万,几乎灭族,可谓惨烈。
所以说,司马氏篡魏更加没有道德底线,对汉族造成了更大的伤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来看看两个人篡位后的历史发展,我们就知道谁更不符合自三皇五帝以来的封建道德体系。
王莽是打着儒家的思想开始了新朝的统治,而且王莽最后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要全面复古,实现书中描绘的先贤的“理想国”,所以开始在朝野上下大肆改变现状,结果招致普遍的反对,原来支持他的人都变成了反对他的人。但是整个大汉的社会根基,道德体系,忠孝仁义信的治国安民理念是没变的。
司马篡魏的开始,当街诛杀魏皇帝曹髦,全国上下莫不目瞪口呆,从西司马家失去了“忠”的立国之本。司马懿在高平陵之变中,为了取得胜利,多次指洛水为誓,对天发誓只是罢免曹爽的权利,其他的一概不追究,曹爽仍旧可以在京师享受荣华富贵,但是曹爽到洛阳后,不久之后,司马懿不仅诛杀了曹爽和曹爽的宗族,全部屠戮三族,连自古以来诛灭三族中未成年男子和远亲不算在内也不管了,妇女孩子远亲一律诛杀。不仅如此,当初曹爽的党羽也大部分都被诛灭三族。司马从此在士大夫和百姓心中完全失去了“信义”的根基,所以司马氏立国以“孝”,因为其他道德观已经被司马家族完全抛弃沦丧了。
西晋东渡后,东晋王导与晋明帝在坐,明帝问起王导司马前世得天下的事迹,王导就一一叙说晋宣帝司马懿开始创业的时候,诛灭有名望的家族,宠幸并栽培赞成自己的人,以及晋文帝司马昭晚年杀高贵乡公曹髦的事。司马绍听后,掩面伏在坐床上,说:“如果像您说的那样,晋朝天下又怎能长久呢!”连司马懿自己的子孙听了之后都羞愧难当,晋朝的国祚又如何长久?晋朝的道德体系又崩塌到何种地步可想而知。
古人在乱世的时候,经常会用“礼崩乐坏”来描述,凸显出了古人从一开始就非常注重仁义礼智信的道德体系。比如说,两国刀兵相见,是要正面开打,而不能背后捅刀,开展要下战书,约明时间,一鼓而进。所以我们所熟悉的“退避三舍”的故事,晋文公实际是巧妙地利用信诺,破坏了战场规则取得了胜利。古人一诺千金,所以秦魏交战,魏国公子才会毫不怀疑地去跟商鞅单独会面,但是商鞅破坏自古以来的信条,竟然扣留了魏国公子,所以商鞅被世人不齿。忠君是刻在古人骨子里的信念,所以皇帝无论多么不堪,绝对不可以杀掉,但是可以赶他下台,即使赶皇帝下台,也必须有皇太后或者上天的旨意,或者皇帝自己主动禅让,禅让是自三皇五帝开始的美德。这也是为什么霍光发动政变,是太后下旨;王莽篡汉,除了太后的旨意,还有皇帝的主动禅让。曹丕代汉,也必须汉献帝三次下诏才行。而司马家族在篡位的过程中,基本抛弃了上述所有道德约束,当街诛杀皇帝,背信弃义诛杀大臣。这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司马家族内部和晋朝的重臣,开始觊觎皇位。你司马家手腕子比别人粗就可以诛杀皇帝自己当皇帝,我手握重兵,权倾朝野为啥不可以杀了你司马家的皇帝自己当?兄弟亲人之间更是相互掰手腕,所以西晋立国不久,就发生了皇族内部的刀兵相向,长达多年的战争导致北方凋零,已经被汉魏打趴下北方外族趁机南下夺取中原,开启了长达300年的中华乱世。而东渡后的东晋仍旧不安分,世家大族和皇帝之间相互攻杀,不久就被刘裕取代。
悲呼,命也!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上一篇:和平精英该怎么玩?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