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现在国家大力扶持职高,职高能否焕然一新赢得家长学生老师信任?
职业教育,职高,学生现在国家大力扶持职高,职高能否焕然一新赢得家长学生老师信任?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德国的教育体系的四个基本层次分别是: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职业教育在其中占据很大一部分比重,在职业教育中为体现职业教育的特征,经过长期的实践,德国采用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
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指学生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和在学校接受理论培养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形式。它不同于学校制形式,可以称为部分学校制职业教育形式。接受双元制培训的学生,一般必须具备主体中学或实科中学(相当于我国的初中)毕业证书之后,自己通过劳动局的职业介绍中心选择一家企业,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同企业签订培训合同,得到一个培训位置,然后到相关的职业学校登记取得理论学资格。这样就成为一个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下的学生。其具备双重身份:在学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学徒工。他有两个学习受训地点:培训企业和职业学校。这样的职业教育制度很明显会给学生带来学术和职业两方面的能力。为学生提供了很强的职业技能。同时也使企业积极的参与到职业培训的行列中来。
另外,德国还有一个重要的措施,为各类教育形式互通建立了平台,在基础教育结束后的每一个阶段,学生都可以从普通学校转入职业学校。接受了双元制职业培训的学生,也可以在经过一定时间的文化课补习后进入高等院校学习。近年来,有许多已取得大学入学资格的普通教育毕业生也从头接受双元制职业培训,力求在大学之前获得一定的职业经历和经验。
由此可见,对于发达的西方国家来讲,职业教育发展已经开始从注重职业技能转向职业技能和学术水平并重的发展方向。这就是国际上各界普遍要求的建立一体化教育体系的技术背景。
第二、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
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相对于我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显示出诸多方面的不和谐,其首要的表现形式为职业教育规模偏小、发展速度太慢,前一阶段我国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较少。职校固定资产总值水平偏低,现阶段的职业教育失衡,正是前几年投资和关注不足的后果,虽然这些年不断加大投入,毕竟刚刚起步,相对于高等教育来讲,无论从质量和数量上来讲,显然不成比例。要达到国家的目标以及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其次,职业教育缺乏层次。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们的产业从劳动密集型行业向知识密集型行业、服务行业转变。这就要求我们的职业教育由单一层次的技校向多层次的职业教育体系转变,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然而相对于中等职业教育,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所占比例还是非常少,而且基本上是高等职业专科教育,但是这些高职学校又存在着发展定位不明确,没有形成办学特色。存在着两种倾向:一种是在办学过程中过分强调学科性,而不注重技能培养,有盲目攀高升格和办学向学科型靠拢的倾向。另一种倾向是简单的强调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完全忽视基础的课程的学习。
职业教育质量差,又是职业教育不可忽视的一个现状。造成这样的局面,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由于职业教育的投入不足,使得设备短缺,师资流向高等院校。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生源差。形成职业院校生源差的主要因素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我国的传统观念,中国的科举制度在中国人的头脑中早已根深蒂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的目的主要是做官或从事管理工作,至少是从事“白领”阶层的工作。而对于从事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服务行业的“蓝领”工作则不屑一顾。绝大多数的初中毕业生在毕业后都希望升入普通高中,而后升入普通高校,读硕士、博士。而高等教育大众化又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意愿,并使他们的愿望大多变为现实。此外,没有好的生源和职业院校教学质量偏低,学生一旦就读职业院校就意味着个人发展的终结。学生除非万不得已,宁可选择复读也不会报考职业院校。这就造成了“恶性循环”。
总之,我国职业教育的规模和质量无法满足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职业教育的层次相对单一,教学质量偏差,地区间职教发展的不平衡就是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
第三、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
针对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应该如何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培养更多的合格的学生,这就要从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结合我国的职业教育的现状来考虑和分析。
我国的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可以说依旧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面上,这样的教育扼杀中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而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又是进入职业学校或高等院校学生的必备素质之一。因此,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的首先就是要有具备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学生。没有动手能力,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将无从谈起,非常遗憾,应试教育的现状依旧没有得到改观。此外,除了改变中小学的应试教育现状,要对中小学生,尤其是中学生进行劳动技术教育,这是学生适应未来职业生活和进入社会的重要基础和必备的素质。
总之,我国的职业教育要获得发展,需要相应的政策、法规和优秀的师资队伍,更需要创新的观念。解决应试教育问题、职业教育的层次问题和职业教育中的学术教育问题,将会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吸引优秀的学生进入到职业教育中来,如此才能形成职业教育的良性循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国家大力扶持职高,职高的学生也会有春天,就拿我们职中来说吧!来我们学校的学生,是全县最不好管的学生,在我们学校老师的精心的培育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学校大力实施“四三二一”工程,即坚持四种观念,组织观念,团结观念,时间观念,创新观念。三种教育,对学生进行三种教育,即安全教育,德育教育,养成教育。两个深入,深入到农村,深入到学生中。一个中心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
坚持培养四种人才,即培养职业大学生,培养企业领袖,培养行业精英,培养致富能手。
厉害了!我的职中!厉害了!我的学生!为你们点赞!
上一篇:对自己的小孩来说,故乡变异乡,而异乡是故乡,日暮乡关何处是,故乡在哪里?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