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我们明明看到许多大学生工资不高,但为什么“学区房”仍然很贵?
学区,孩子,大学生我们明明看到许多大学生工资不高,但为什么“学区房”仍然很贵?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我们明明看到许多大学生工资不高,但为什么“学区房”仍然很贵?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特别喜欢回答这种有挑战性的问题,太刺激了。
我听人说过一个故事,故事有点长,有耐心您就看一看,没时间您就直接翻过去看总结。
故事
有一个小男孩儿,很小的时候他父亲就死了,跟他母亲相依为命,一开始呢,他们住在村里,但是这个村比较偏僻,上学要走二十里山路,不方便。
他母亲就带着孩子,来到了城市,在城里租了个房子。过了一段时间,发现孩子的学习上不去,因为周围全都是做买卖的小商小贩,影响学习。
他母亲一想,这地方太闹,赶紧换房子。朋友介绍说,城西的肉联厂挺清静,于是在肉联厂的家属院租了一套二居室。可没过多长时间发现还是不行,因为每天早晨五六点钟肉联厂要杀猪,猪嗷嗷叫,吵的人睡不好。
他母亲总结了以前搬家的这些经历,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好好学习,将来出人头地,他母亲咬了咬牙,就在清华附小旁边租了一套一居室,又托关系让他儿子在清华附小上学。
这下好了,他儿子学习突飞猛进,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他儿子一直成绩名列前茅,后来出书当了知名作家。
这段经历被后来的人改编成了故事,还给这个故事起了个名字,叫做“孟母三迁”。
总结
大学生的工资不高,得看跟谁比较,应该要比小学学历的工资高。而且,毕业20年的要比毕业2年的工资高。
学区房不便宜也要看跟谁比较,比别墅要便宜的多。
再总结
学区房的价格到底高低是由需求来决定的,孟母需要这样的学区房,所以他宁肯托关系花15万一平也要买。
张三不需要学区房,所以他花5万,在呼伦贝尔草原搞了个蒙古包住着。他说“我这一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住着蒙古包,吃着烤全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两个事情看起来似乎是两个问题,实际上是两者有关联。
大学生工资问题。这个新毕业大学生工资不高那是暂时的,动态的和相对的,新毕业大学生工资水平受就业城市水平,工作岗位、毕业学校和个人能力不同而有所区别,因人而异。据统计,名校毕业大学生平均月薪在一万元左右,而一般学校大概在三四千左右,相差幅度还是挺大的。
正因名校毕业生平均薪酬水平远高于一般学校,所以家长才会那么重视教育,当然就业只是一个方面,更多在于让孩子走进名校,获取更多知识,体现自身价值。
2.学区房问题。为什么会有学区房概念,根源在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公平还有欠缺。中国家长很重视教育,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思想很深刻,所以才会挤破头让孩子上名校,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目的是让学生在这个教育平台走的更远,看的很高,获得更多。有需求,才会有市场!正因优质教育资源稀缺性,才会有那么多人投机炒作学区房,让学区房价格越来越高,更在于有人愿意接盘。
北京实行多校划片,这个并没也从根本解决学区房的问题,只是将学区房范围扩大,让优质教育资源让更多人享受,但学区房仍然存在!北京西城区27平学区房卖到500万;合肥平均房价一万六左右,最贵学区房价挂牌价突破五万了,真的看着吓人,学区房体现了优质教育资源不均衡!
以上是我的观点,欢迎关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学生不等于学区房,买学区房是为了孩子能享受到最优质的教育资源,有机会上更好的大学,好的大学就业相对容易,收入相对高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学区房只跟读书有关而已;因为大学生,有清华北大,也有北大青鸟,区别在哪里,固然有每个人学习能力不同,也有学区不同,所以各位父母自己吃了学区的亏,才争抢购买学区房,让自己的孩子不至于输在起跑线上
父母之爱子为之计之深远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相比其他,好的教育可能是最容易让孩子未来生活的更好的方法。即便可能最终孩子就是不喜欢上学,但是也不能因为这个就不给孩子教育。有时候做的一些事,并不一定能达到目的,但是如果不做就一定达不到目的。
其实没有必要问这个问题,就像股票明知道可能赔的倾家荡产,不还是有很多人飞蛾扑火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手抖需要重视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