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在农业种植中积温是什么意思?
积温,温度,作物在农业种植中积温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在其他环境条件基本满足的前提下,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温度与生物有机体发育速度之间呈正相关。生物的种类、品种和生育时期不同,其生育起始温度(即开始生长发育的最低温度)也有差异。只有当日平均温度高于生育起始温度时,温度因子才对生物有机体的生长发育起促进作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年内日平均气温≥10℃持续期间日平均气温的总和,即活动温度总和,简称积温。作物在生长发育时期,不仅要求一定的温度水平(温度的高低),而且还需要一定的热量总和,此热量总和通常是用该时期逐日气温的累积值表示,这个累积值就叫作积温,单位是度·日,简称度.通常积温又可区分为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两种,这两种表示积温的方法,在概念上有本质的区别,不能混为一谈.当作物环境温度高于其生长的下限温度时,作物才能开始生长发育.10℃是大多数作物生长的下限温度,我们把从每年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这天起,到稳定结束10℃这天止,其间逐日平均气温细加起来,其和就是大于10℃活动积温.它可以代表当地的热量资源状况.活动温度与生物学下限温度之差叫有效温度.不同作物、不同发育期的下限温度不同,比如将某作物出苗、抽穗前、抽穗后、成熟期的下限温度等各发育阶段日平均气温减去下限温度之差,再累加起来即叫有效积温.有效积温是作物品种鉴定时需要的.某一作物品种的有效积温是固定的,而活动积温是变化的.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区、不同年份所需活动积温差异很大,如果能标定出某品种的有效积温,那么它在不同地区不同年份就比较稳定少变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积温的意思是:某一段时间内逐日平均≥10℃持续期间日平均气温的总和,即活动温度总和。积温是研究温度与生物有机体发育速度之间关系的一种指标,从强度和作用时间两个方面表示温度对生物有机体生长发育的影响。一般以度·日(d·℃)为单位。
在其他环境条件基本满足的前提下,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温度与生物有机体发育速度之间呈正相关。生物的种类、品种和生育时期不同,其生育起始温度(即开始生长发育的最低温度)也有差异。只有当日平均温度高于生育起始温度时,温度因子才对生物有机体的生长发育起促进作用。
扩展资料
积温在农业气象中一般应用于反映生物体对热量的要求,为地区间作物引种和新品种推广提供依据。在农业气候研究中作为分析地区热量资源、编制农业气候区划的热量指标。在农业气象预报、情报服务中根据作物各发育时期的积温指标,预报作物的发育时期。
黑龙江是全国玉米生产类型最复杂的地区之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所长曹靖生告诉记者,目前全省的玉米种植主要分布在一、二、三、四四个积温带,并已扩展到第五积温带中限,南北积温最大可相差1000℃左右,这就对品种提出了不同要求。
寒冷地区种玉米,首先要解决品种问题。黑龙江农垦北安管理局赵光农场位于第四积温带末,年积温只有2300℃左右。2009年以前主要以种植小麦、大豆为主,因为温度太低,玉米的产量一直徘徊在六七百斤左右,成不了规模。2009年,农场引进了适宜积温2100℃的德美亚1号玉米品种。
上一篇:痛风消肿止痛最快方法?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